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风景名胜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8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芽采得勤 来年春茶俏
——龙井茶农弃“夏茶”探秘
杨晓政


  前几天,家住杭州四眼井的茶农老杨上山采回了半公斤龙井青叶儿,这些青叶儿若是经过炒制,能有个二三两龙井干茶,可老杨却头也不回地把碧绿的青叶儿直接倒进了垃圾箱。老杨是西湖边远近闻名的老茶王,他告诉记者:“7月中旬的龙井茶叶是‘三茶’中的老叶儿,泡出茶来味道太浓,要是客人买去喝了,要砸我老杨家的牌子的。”

  翁家山村村民老王这两天也闲了下来,上个月,他还不时地开开炒茶机,炒制老伴采摘回家的青叶儿,老王说:“6月后头采的青叶儿还算嫩,我家总共炒了四五十斤干茶出来,现在采摘的叶儿就都得扔掉啦!”

  外行人把现在这时候采摘的龙井叫“夏茶”,村里人可不认同这样的叫法。5月份的龙井叫“二茶”,6月梅雨季节里头冒出来的嫩尖叫“梅间儿”,因为炒制成的干茶味道干涩,这两种青叶儿,村民们也都得忍痛丢掉。到了6月后,冒出的青叶儿叫“三茶”,刚开始的“三茶”蛮嫩,一些村民会把它炒制出来,可到了7月份,就得放弃老叶儿啦。

  那么既然要把青叶儿丢掉,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地上山采摘?原来,这也是为了保护龙井的牌子。这两年西湖龙井产量节节高,靠的就是养护到位。茶客大多只知明前龙井、雨前龙井,却不知道,其实龙井新芽春夏秋三季节都在生长,而夏秋季的新芽若不采摘掉,就会影响来年春茶的产量。新芽采摘得勤,发出的芽头就会越来越多。            杨晓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