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楼盘“卖”了9年》追踪报道 待价9 年 升值8倍 翡翠苑利润空间增值估算达4.8亿元 董琳霞 |
□本报地产评论员 董琳霞 上周本报刊登的“徐汇区一个楼盘‘卖’了9年”的稿件,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多位业内人士致电本报上海地产部欲了解其中详情。昨日,经笔者多方调查了解,翡翠苑以出租的形式将20套别墅“捂”了9年,产品升值8倍。 昨日,笔者走访了上海工商局徐汇分局,该局登记档案显示,翡翠苑是由大大置业(上海)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该公司是由香港大中华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大元国际开发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并以华元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注册地为英属维尔京岛)作为投资者名义投资兴办的外商独资经营企业。1994年该公司通过招投标,获得徐汇区湖南路28街坊20号地块70年使用权。 档案显示,翡翠苑项目是由20套独幢别墅组成,单套面积从328—566平方米不等,总建筑面积8960平方米。 “1999年翡翠苑刚面市时,其市场均价约在8000元/平方米。”根据翡翠苑周边中介房产经纪人估价,该项目当时总出售价格应该在7168万元左右。而目前网上房地产上该楼盘的待开信息显示,该案在2004年10月20日登记的均价为45000元/平方米,总出售价格在4.03亿元,其获利增值已超3.3亿元。事实上,据翡翠苑周边中介房产经纪人估计,现时兴国路、湖南路地段的独幢别墅单价应在62000元/平方米,据此推算,该楼盘以出租的形式“捂”了9年,总出售价格大致为5.6亿元,利润空间增值为4.8亿元。 “一个楼盘拿下预售许可证在9年内都未见出售,在上海房地产发展形势下,客观上就会出现可观的收益。”上海杜跃平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杜跃平笑言,早年房地产界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称早期进入上海的外资房企大多以亏本惨淡收场,但翡翠苑这一转售为租、一租9年的做法,算是打破了这一常规。 耐人寻味的是,本报上海地产部昨日致电承租翡翠苑的房屋中介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矢口否认了该项目要整体转让的说法。 本报上海地产部将继续对这一事件进行跟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