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风景名胜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8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中小学生英语等级考”抢滩市场
有家长强烈反对 也有家长表示会“跟风”
马丹


    今年初,市教委曾给本市中小学部分等级考试项目“瘦身”,其中包括明年起将取消中小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但近段时间,一些民间“英语等级考”却瞄准空缺浮出市场。这些新考试引来不少家长的反对声,也引起了市教委相关部门的关注。

  记者昨天获悉,上周刚推出的“上海市中小学生通用英语能力测试”项目已被主办方自行暂停。不过,需不需要等级考的讨论,在家长间并未停息。

  孩子家长都“增压”

  今年6月,中国外文局考评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等联合推出“中小学生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上周,上海市通用外语水平等级考试办公室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又联合推出了“上海市中小学生通用英语能力测试”。通考办的负责人昨日说,当初推出考试是基于许多家长仍然有让孩子报考的需求,但现在外界观点不统一,所以,他们决定先暂停推行。

  记者发现,这些考试的主办方都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由它们组织的考试不属于官方性质。对于民间版的“等级考”,不少家长困惑不已:“市教委的等级考刚取消,现在这样的考试又来了,也不知道正规与否。市面上这么多英语类考试,都不晓得让孩子读啥了。”

  一些家长和老师更担忧,新考试无异于给孩子和家长“增压”。“如要参加,孩子多花精力,我们多花钱。”女儿正读三年级的杨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报名费、考试费加上培训费,少说也要几百元。沪上某培训机构日前已推出了针对华师大版“等级考”的培训班,30课时的课程开价1000多元。

  为升学无奈“考证”

  一部分家长却无奈地表示:为让孩子在升学中占据优势,不排除跟风参加此类“等级考”的可能性。陈女士说:“别的小孩都在考,你的孩子不考行吗?等升学时,一张证书都拿不出,怎么证明你孩子有能力?”

  据了解,虽然上海市教委明确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时,公办和公立转制学校一律“免试就近入学”,并严禁举行一切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要求学生提供各类证书,但一些声誉良好的学校仍受许多家长追捧。一位校长就曾告诉记者,由于报名人数太多,学校不得不参考一些证书、特长条件来甄选。抱着“多个证,多个升学砝码”的想法,不少家长甚至在市教委宣布取消“等级考”后急着寻找考试替代品。

  家长观念要转变

  市教委有关人士日前表示:市教委既然公布取消中小学英语等级考,就一定不会再组织考试,但同时,市教委也正对此调查,并将给出合理解决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认为,“考证风”的降温,家长是关键力量之一。“家长若觉得考试是在给孩子增压,应坚持不报名。但事实上,大多数家长‘分数至上’的观念仍未转变。”同时,熊丙奇也说,其实,评估考试由社会机构组织、教考分离是将来发展的趋势。“比如像推出GRE、托福、SAT等考试的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TS)就是一家非盈利私营教育考试和评测机构。托福、GRE等不断改革,就是为了让考试能更科学、更合理地反映学生的水平。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考生选择它,并得到更多的学校和学生的认可。” 

  本报记者 马丹

  评论  070814105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