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风景名胜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8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既然谣言满天飞的根源是信息传递的不及时,那么消除谣言就要依赖于信息的第一时间披露,而且这个信息还要来自于权威部门
让大道消息管住小道消息

李龙


  据报道,8月12日凌晨,“湛江大暴雨要引发大地震”的谣言无端生起,在狂风骤雨的湛江市乌石、北和、覃斗等地不胫而走,让本已充满恐慌的群众更加惊慌不已。就在此时,气象部门利用手机短信应急服务平台,向湛江140万手机用户紧急发送了280万条辟谣短信,从而制止了因谣言而引起的混乱。

  有关“短信谣言”的事例已经有过许多起,特别是在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过程中,公众由于对消息来源缺乏准确的判断,基于自保的心理,宁愿信其有从而加入到“以讹传讹”的队伍中。也正是因为此,导致非常时期小道消息经常是满天飞。这些“似是而非”的谣言一方面给应对突发事件带来不小的影响,另一方面以极大的破坏力危害着社会。

  既然谣言满天飞的根源是信息传递的不及时,那么消除谣言就要依赖于信息的第一时间披露,而且这个信息还要来自于权威部门。换句话说,在小道消息面前,权威部门应当第一时间出现,以官方的大道消息消除小道消息,只有这样,民众才不会盲目跟风。所谓第一时间,当然是与谣言相伴相随的。也就是说,公共信息的公开速度必须快于谣言传播速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遏制谣言的扩散。像此次湛江的地震谣言,气象部门在其刚刚起始的萌芽阶段,就以最快的反应即时发送辟谣短信,应急可谓相当及时。事实上,谣言的散播正是钻了信息的空子,只要信息及时得到披露,相关部门适时公布事实真相,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当然,在信息传递上,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是应对海量信息的必备手段。这次是手机短信,下次有可能是网络媒体,再以后还会有新闻发言人的讲话。只要是利于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利于公众了解事实真相,都应当纳入权威部门的信息渠道。而改进公共信息的披露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则更是公众知情权的需要。

  广州日报(李龙)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