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汽车迎来安全大限 李永钧 |
随着国家《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等一系列强制性标准的逐步执行,国内汽车厂家新上市车型必须达到强制性标准,才能列入国家发改委汽车产品公告,而在产在销车型如达不到标准的,则必须在2009年1月18日之前的“缓冲期”内达到标准,如仍然无法通过新碰撞标准测试,将从此禁止上市销售。中国汽车开始迎来安全大限,提高车辆出现碰撞时的安全性能将自然成为摆在各汽车生产厂家面前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统计,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有20%至30%是侧面碰撞,与发生正面碰撞相比,侧撞的伤亡率要高出许多。而一些厂家为压缩生产成本使用了劣质燃油箱,这在发生碰撞时更是致命的。2006年7月1日,关系到众多汽车消费者生命安全的被称为“双碰”标准的《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GB 20071-2006,简称侧碰标准)和《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标准(GB 20072-2006,简称后碰标准)正式实施,这是继2004年6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后颁布的两项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虽然国家强制性标准是政府部门对汽车产品安全性所设的最低要求,即及格线,通过的汽车就能获得上市销售资格,但与以前相比,对汽车产品安全性能的要求提升了不少。目前中国的碰撞标准只相当于欧洲入门级的水平,根据新的碰撞标准,参考NACP标准的C-NACP标准开始在全国逐步推广,C-NCAP则采取了类似欧洲NACP测试的标准,分别进行40%重叠率的56 km/h正面偏置碰撞和50 km/h侧面碰撞等三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每年将发布10至15款新车型的安全评价结果。侧面碰撞对于合资品牌来说早就在海外市场进行过多次,但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仍然是全新的地带。 业内人士称,新标准的实施,是我国汽车产业形成完整的碰撞保护体系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顺利出口的有力保障。这将向汽车生产厂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要通过新标准,则必须在材料、设计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上做出更多的投入。据了解,在此之后,国家还将会出台翻滚碰撞、碰撞对行人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以完善国内标准同国际标准的接轨。 李永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