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留学
 第B1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2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2007年8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 孝

费 林


  傍晚,我办完事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赶,经过古城区东隅一条小巷时,发现在一所老年公寓大门口,一穿蓝大褂的人好眼熟呀。我正边走边打量他时,他也认出我来了。哦,原来是以前的邻居欣元。

  欣元邀我坐进门卫室,客气地给我泡了杯茶。欣元说他已经从厂里退休,还有点劲道,就出来发挥余热。朋友介绍了好些个工作岗位,有园林收票员、社区保洁员,还有农贸市场的协管员,他都没有去。后来有位朋友介绍他到这家敬老院来当了门卫。听了这话,我心里不由一动。

  才交谈了一会儿,欣元说快开晚饭了,要去食堂看看。他说许多年不见了,要与我多谈谈,让我稍待。我以为他是去食堂拿份饭,很快就会回来。可等了一会儿却不见他来,不辞而别当然是不礼貌的,我想就再等等吧。就在这时,欣元出现在门外,只见他双手小心翼翼地拿着一只长方形托盘,盘里是一份晚餐。但他没有走进门卫室,而是向对面的老人宿区走去。我的目光随他的身影慢慢移动,蓦地,悬在老人住室区大门口的大红横幅上的7个大字跃入我的眼帘——“替天下子女尽孝”。我看着欣元穿过这横幅走进了老人住宿区。

  此刻,玻璃窗外一片空白,我的眼前却浮现出十多年前,欣元双亲寂寞死去的情景。欣元的双亲都是服务行业的退休职工,母亲患有老年癔症,欣元是他们的独生子,从小宠爱有加。欣元结婚后搬出另住,却很少回来看望父母,偶尔回来,又总想着“刮”一点回去。终于有一天上午,他父亲患病死去了,待有病的母亲发觉已是傍晚。欣元从小不懂家事,一切事都是父母为他挡在前头,这下面对父亲的遗体他竟一筹莫展。我那天正好在家,就过去帮忙料理了后事。

  欣元父亲故后,欣元仍让病母独居老屋,不久老娘也在昏呓中辞世……

  “喔唷,让老兄久等了,我为12名老人送了晚饭。”欣元回来了,手里拿着两份盒饭,硬要留我在门卫室吃便饭。恭敬不如从命,我就同欣元边吃边聊起来。欣元说:“这里人手少,开饭时全体出动,要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有时,我看着老人吃饭,就想起已故的双亲,我真对不起他们啊!”

  我仔细看着欣元,说:“欣元啊,要是当年有这样的老年公寓,你父母的晚年生活就好喽。”

  “唉,别提了,别提了……我当年真是混账,竟会一点也不懂得孝敬老年父母。老兄,现在我每天都在受教育,每天都在受鞭打啊。我要在这里努力工作,多补补孝!”

  我为欣元的“补孝”而高兴,虽然是晚了,但到底懂得孝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