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500强”惹争议 大学排行榜遭误读 吴洁宇 钱滢瓅 |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最新的“200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一经发表,这份排名便引起各方关注,有不少媒体报道“清华大学排名第167位”“北大落后清华61位”“北大不如南大”。不过,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发现,由于该排名对100名后的大学采取“梯队”式排位,所以,中国高校的“座次”被不少媒体“误读”。 清华唯一跻身前二百 与2006年相比,顶尖排位几乎没有大的改变,唯有英国剑桥大学从去年的第二降至第四。进入全球前20位的亚洲大学仅日本东京大学,排名第20位。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100名以后的大学,该表采用了每50所或每100所高校为一组的形式,从第101位到第150位是一组,第151位到202位又是一组,203位以后则是100所高校为一组。 中国高校“座次”被误读 清华大学是中国内地唯一一所跻身前200位的大学。不过,对于媒体大肆渲染的“清华排名第167位”,记者发现其中有蹊跷。因为排名在100位以后的大学,每组内部的具体“座次”只是按大学英文名称的首字母排列。因此,根据这份排行榜,在同一组中并未分出“伯仲”,“清华排名第167位”纯粹是某些马虎的记者按照字母排序得出的结论。 其实,这份排名并未给出中国高校的具体“座次”,用的是模糊概念。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列入第151位到202位组,第203位到304位之间的大学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而复旦大学与吉林大学则归于第305位到401位组。 排名缘何会“理盛文衰” 这份榜单公布后,许多人对上榜高校“理盛文衰”的现象颇有微词。许多人在BBS上表示不解,怎么“只见理科指标,不见文科指标”?据悉,自2003年起每年发布的交大高教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主要考察四大项——教育质量、教师质量、科研成果及机构规模,包括了校友及教师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情况、各学科领域教师被引用率、《科学》和《自然》杂志论文发表情况等六小项。尽管已注明“对纯文科大学将《科学》和《自然》杂志论文发表权重分解到其他指标”,但这一注重科研论文的“论资排辈”,难免让人有“偏爱”理工科之感。为此,记者致电交大高教所,但该项目负责老师拒绝做任何解释。 一些网友也纷纷发表意见,现在各种民间的高校排名层出不穷,究竟哪份榜单更科学更权威,更是说不清道不明。“高校与其执着于排名几何,不如踏实建设、做到心中有‘数’,别太看重排名了,重要的还是把自己的大学办好。”一名网友建议。 本报实习生 吴洁宇 记者 钱滢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