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 告
 第B24版:广告
第B18版: 上海地产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购房“综合症”之 信不过
信得过的房子真难找

李真


  □本报地产评论员 李真

  对很多购房者来讲,买房子是一辈子的事。谈起买房子,吴小姐叹了口气,“其实我也没多高的要求,只想买个质量好、安全放心的房子,可就这么点儿要求,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吴小姐是典型的“80后”,在买房子上,她算得上是“精明”的了。看报纸,看电视,一有新楼盘消息就去“踩点儿”,家里的楼书一堆堆的,没事儿的时候,她还会到知名房产网站的业主论坛上去潜水。按理说,像她这样的“门儿精”的购房人,早就该坐拥好房子享受新生活了。可是直到如今她还没能买上称心如意的房子。

  “买个房子有这么难么?”

  吴小姐一脸无奈,“不是我挑剔,你看看,如今的房子,价格越来越高,问题越来越多!整天看着报纸上一方面各个楼盘都吹捧的天上有地上无的,一方面各种投诉啊纠纷啊层出不穷,连知名品牌也不例外。像我这样的,拿所有的积蓄买一间房,当然得找一个信得过的房子啦!可是现在看看,太难了。”

  “有什么让您这么信不过的呢?”

  “没什么能让我信得过,前期就不说了,这么多楼盘跑下来,没有广告不是夸大的,后期呢,问题更多。广告欺诈、订金陷阱、格式合同、质量问题还有物业纠纷,真的让人防不胜防,光是想想,就一个心累!”

  说到这些,吴小姐就讲起了她在论坛上看到的一些问题。有的网友遭遇“广告天花乱坠”,开发商为吸引购房者的目光,往往将地段的位置说得过于优越,而买房后实际情况和广告上说的大相径庭;在广告显眼位置开发商往往标出一个令人心动的价格,但这个价格却只是特定楼层、特定房屋的个别价格,实际购买中房价则是水涨船高;而很多而很多打出“入住即可拿到产权”的承诺的开发商,实际上入住多年以后房证仍不见踪影。

  还有不少网友在选购房屋时,销售人员会举出种种优惠措施,诱使消费者先签订《认购书》后交纳订金。而他们一旦对房屋的提出质疑拒绝购买时,所交纳的订金也就泡汤了。就连购房合同这种购房者认为没什么空子可钻的程序,还有很多开发商利用“格式合同”来减轻或免除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至于房屋的质量问题,那就更不用说了,网友们遇到的问题包括各个方面,从房屋漏水、渗水、墙体长毛、裂缝到物业收费过高、报修后维修不及时、服务不到位、管理服务水平低等,更可气的是,发生问题后,许多开发商与物业公司会推托互相踢皮球,让业主们苦不堪言。

  “我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如果像他们那样,那我还不如不买。你说,什么时候才能找得到信得过的房子啊?”

  ■

  望

  最近几年,关于购房类的投诉成为热点,并高烧不退。投诉的问题也涉及到各个方面,从广告宣传到后期的物业管理,对象从一般资质的开发商到知名品牌的行业领袖,林林总总。随着市场的成长,如今的消费者不再只关注于能否买到房子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房屋的质量、小区的配套、销售广告的兑现等实质性问题,但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陷入了“信不过”的焦虑之中,徘徊于“看得越多”与“越难下手”之中。

  闻

  在针对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的消费纠纷中关于房屋质量纠纷、小区规划变更的纠纷为主要原因,而房产广告纠纷上升更是明显。随着大量新建物业小区的交付,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排在前五位的纠纷分别是:乱收费问题、停车问题、保安管理问题、会所问题、广告发布与收益问题。而很多投诉的出现多半因购房者缺乏专业知识和防范意识,误中了开发商的圈套。

  问

  对于这些“信不过”的购房者来说,要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打消他们这种疑虑和不安全感呢?

  当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开发商和物业,对于购房者来说,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警惕意识,在购房过程中要不怕麻烦,务必把每一细节落实到位。

  切

  虚假广告:不管看到什么样的广告,最好都要进行实地看盘,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需要。

  合同:在购房过程中,规范的开发商都应该采用标准商品房购房合同。在签订合同时首先应将开发商提供的合同与标准商品房购房合同作一对照,如有出入应立刻与开发商交涉,要求其提供标准合同文本。

  房屋质量:首先尽量选择声誉和口碑良好的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其次在收房时要仔细“验房”。 建议购房者在签合同时应将先验房再收楼作为附加条款写在合同里,不验房不收楼,也可增加自我保护力度。在验房时要请专业人士陪同,有问题争取当场解决。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