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 告
 第B24版:广告
  
2007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金分红:“孵蛋”胜过“取蛋”

许超声


  8月以来,有十多只基金分红,基金分红潮再现。富国天博基金经理毕天宇提醒说,如果说现金分红是“取蛋”,那红利转投资就是“孵蛋”。在牛市中,“孵蛋”收益将远远高于“取蛋”。毕天宇举例说,假设投资者在1925年用1美元投资S&P500指数,采用红利再投资,到1997年末就拥有1828.33美元,资产增值1828倍。如果没有将分红收益再投资,到1997年末拥有的财富为76.07美元,资产增值76倍,两者相差20余倍。

  这就是“复利”的魔力。因此,他建议在目前牛市行情中,如果投资者不急缺现金,都应该选择分红再投资的方式。对长期投资者而言,投资时间越长、分红频率越快,红利再投资的优势就越明显。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默认的基金分红方式是现金分红,但投资者可以将分红方式变更为红利再投资。红利再投资可以免除申购费用,虽然1%-1.5%的申购费率看似不高,但对长期投资而言,考虑到复利效应,可能引起收益的巨大差距。

  本报记者 许超声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