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法治视窗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 告
 第B24版:广告
第A10版: 女足世界杯会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享受没有足球的日子
三朝元老刘爱玲只想做个平凡女人
华心怡

  ■ 刘爱玲幸福的三口之家 图 CFP

  眼角眉梢,不再光洁饱满。风霜,是另一种财富。今年5月2日,刘爱玲整40岁了。她曾是中国女足的三朝元老,中流砥柱,现在任职北京足协成了朝九晚五的普通上班族。

  “现在的生活,更有压力。”铿锵玫瑰的音符似乎缭绕始终不曾散去,那是爱玲姐熟悉的节拍。而锅碗瓢盆的变奏,却需要用心体会。年届不惑,她没有困惑。“当个好妈妈、好妻子,做一个平凡的女人,我要的生活很简单。”

  还原自我

  “走出绿茵,我很紧张”

  每回昔日国家队的队友来北京,爱玲便有了怀旧的理由,“大多数时候,我都不想从前。”这一回,孙雯来了。拉着孙雯逛了一下午,两人收获颇丰。一条丝质的绿条纹长袖衬衣,付了账就直接换上身,“我这人,不太会买衣服,也就不愿意逛街。”绿色衬得爱玲很精神。黑色的长裤,米色的宽带凉鞋,很职业的打扮。被染成棕红色的大波浪,扎成了高高的马尾。应该是染了很久了,发根处露出扎眼的银色。“离开球场之后,生活绝不轻松。”

  天生,她就为足球而生。前国家女足主教练马元安不止一次地表示,“爱玲是中国女足第一人。”在球场上,她总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当球员的时候,天天只想足球。现在角色换了,操心的事多了,总感觉很紧张,怕自己干不好。”国家队时穿针引线,调度中场,美国大联盟中上演帽子戏法,“那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到底我还是要还原成一个家庭主妇。”她笑笑,竟有些羞涩。对于这个新角色,爱玲显然并不自信。

  用刘爱玲的话说,在单位上班,“稳是稳,但怎么做事,得凭自己的心。”2003年退役后,她被北京市足协“抢”了去,现在负责青少年的足球工作。“有时候还要处理一些中超,中甲的事情。”于是,别人的双休日便成了爱玲的工作日。“一开始,早上8时半到单位,晚上5时半下班,这么朝九晚五的生活,还真不习惯。”但爱玲说这样平淡安静的生活更适合自己。“其实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以前在球场上没办法,打打杀杀一定要争强好胜。现在感觉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北京市足协位于先农坛,如今担任北京女足总教练的马元安也在同一个大院里。师徒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马指导对爱玲的欣赏众人皆知,爱玲也就难得‘放肆’。“我一直和他开玩笑,那个时候整支队伍,他谁都不盯。我都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他还在那里逼我加量。我这一身毛病,都是他逼出来的。”19年足球生涯,15年国家队主力,爱玲说自己在足球场的日子太长了,“我们这批人,踢得早,退得晚,身体都透支了。”现在,爱玲特别怕冷。“夏天我怕吹空调。冬天的时候,那冷,是从背后的脊髓渗进去的。”问爱玲姐,落下一身毛病,她后悔吗?我们熟悉的那个大气的微笑又回到了她脸上,“不后悔。那曾经也带给我们最大的荣誉。不同阶段,做好不同的工作,就成!”

  亲密爱人

  “老公才是顶梁柱”

  把刘爱玲带出湖北十堰,商瑞华对她有知遇之恩。使刘爱玲成为世界巨星,马元安对她更是悉心栽培。当年还是球员的刘爱玲与当时国安足球俱乐部办公室副主任的刘军相恋,小伙子接受了苛刻的审核。那时得知她和刘军谈上了,商指导借去国安办事的机会,特意“看”了他一眼;马教练也曾去国安“私访”。刘军说他压力很大。爱玲笑得很幸福。在家庭生活里,她绝不是那种需要掌控一切的大女人,“听我们家刘军的,没错。”

  这段美满姻缘,从阴差阳错开始。北京女足的张红红,是刘爱玲的闺中密友。那天,张红红和刘军一同到市体委开会。寒暄结束,正准备挥手道别。张红红随便一提,“你认识的人多,帮忙物色个好男人。刘爱玲还没对象呢。”刘军热情地拍着胸脯,“要什么条件的,说!”人品好,老实点,别太计较钱,爱玲的择偶要求大公开。“是吗?”刘军有2秒钟的停顿,“那你看我成吗?”一天之后,便有了刘军与刘爱玲的初次约会。刘军怕刚结束训练的爱玲饿着,叫了一桌子的菜,结果发现大名鼎鼎的她,“吃得少,话更少”。“他说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文气安静。”渐渐地,刘军发现爱玲的话也多了起来。他将细节向张红红汇报,介绍人立即跳了起来,“有戏!”

  1998年两人喜结连理。这成为北京足球界的大事,圈里人便来了500人。但是,甜蜜必须接受离别的考验。在刘爱玲正式退役前,结婚四年时间,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不过四个月。“我在美国踢球的第二年,刘军还住过一阵子。他做饭可有一手,那些一起在大联盟的中国姑娘,常常来我家蹭饭。”从小过惯了集体生活,刘爱玲说做饭这档子事,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好在有他。”妻子不在身边的日子里,装修、搬家都是刘军一手包办。闲暇的时候,他还会搜集报道妻子的报刊文章,剪贴最新的足球资料。“我话不多,他外向交际广,我们挺互补的。”

  爱玲一直感激丈夫的深明大义。“如果当初他要我留下,我肯定不会出国去踢球。但他反而鼓励我要珍惜机会,我感觉欠他很多。”注定,爱玲欠刘军的会越来越多。“现在好了,我们在同一个单位方便许多。以前他总是一大早开车送我,晚上还要赶回家做饭。刘军才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过“顶梁柱”却说刘爱玲才是自己的“组织”。他最乐意向别人介绍的头衔是:“我是刘爱玲的爱人。”

  绝世好妈

  “这个苦恼很甜蜜”

  刘爱玲常挂在嘴边的,也是“瞳瞳”,那是她3岁大的儿子。瞳瞳的相片,存在手机里,他今年9月就要上托儿所。“现在圈里老朋友搞集体活动,都没人叫我了。”一心扑在儿子身上,爱玲推掉所有的聚会。一来二去,她就被大伙“排除在外”了。“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是非常神奇的变化。那这份甜蜜,也未尝不是苦恼。”

  37岁的刘爱玲,40岁的刘军,盼来了瞳瞳的出生。“自然,他是我们全家的宝贝。”

  甘肃来的保姆文化不好,于是爱玲把从小和自己关系最亲的姐姐从十堰接到了北京。她在劲松小区的住所并不宽敞,五个人挤在一起,用爱玲的话说,“除了床,还是床。”但由自己的亲人帮带孩子,她感觉心里踏实。“现在托儿所也要给赞助费。”遇上同样当上妈妈的昔日队友,话题总离不开孩子。“7点就得起床伺候孩子了……”谈论婆婆妈妈的事情,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朋友们说,到刘爱玲家里做客,有一项必修课是看曈曈的照片。从出生,到走步,再到玩皮球,小家伙的一举手一投足,全都被爸爸妈妈用镜头记录下来。“有百天时拍的,有孩子刚学会翻身时拍的,瞳瞳对着镜头表情特别丰富,我们家刘军成天摆弄相机怎么也拍不够。”

  刘爱玲给家里的日历片都做上记号。“哪天是爸爸的生日,哪天是妈妈的生日,都会标出来,虽然孩子太小不会有什么表示,但他什么都记得。”偶尔有休息日,一家三口上公园便成了最重要的节目。“小家伙特喜欢足球。看得出来,他的球感和协调性都不错。”不像其他职业球员,刘爱玲并不反对儿子踢球,“将来看他自己吧,如果真喜欢,我也不会反对。”

  青春,留给了峥嵘岁月。沉淀之后,爱玲只想做个平凡的女人。“有个家,每天盼着回去的那个地方。有亲人,有快乐,没有足球的日子,也很充实。”         记者 华心怡

  (本报北京今日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