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专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 广 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8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常见的电脑杀毒认识误区

史瑀


  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再加上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不通畅,造成我们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出现了主观、偏颇甚至是错误的判断。在电脑安全领域同样如此。你要是不经常关注这方面的新信息,往往会想当然地做出一些在专业人士眼中的“傻”事。

  误区1  病毒不感染只读文件 

  某些人认为把文件属性设置为只读,让文件变成“不可写”状态就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的侵害。如果有这么简单的话,那杀毒软件厂商也不用费尽心思更新病毒库了,只要把系统所有软件都改成只读就可以了,这样不就可以“百毒不侵”了?

  你以为你是电脑的最高控制者,其实不然。你可以轻易修改文件的属性,病毒同样可以,实现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很多系统重要文件是无法改为只读属性的。

  误区2  病毒不感染数据文件

  通常是这样。因为病毒是一段程序,而数据文件,像一般的文本文件、图片文件等是不包含程序代码,也就不会感染病毒。不过有些病毒是专门破坏系统里的各种文件,所以备份重要的数据文件还是非常必要的。

  但例外的是,若数据文件包含了可执行代码,那么它就能够被病毒感染了。这方面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常用的Word文件(后缀名为.doc和.dot)。虽然Word文件是数据文件,但Word中可以包含一段程序,因此它们能够容纳病毒,并且因为是可执行文件,所以很容易受病毒感染。 

  误区3  装上能实时杀毒的防火墙,就万事大吉了

  这是很多用户所持的一种错误观念,以为只要买了杀毒软件,特别是只要安装了有实时杀毒功能的病毒防火墙,就能挡住所有病毒——这是大错而特错的。

  从1999年4月26日CIH病毒大发作的情况来看,安装了病毒防火墙,并且在之前至少升级过一次的用户,都没有受到该病毒的攻击。而那些虽然安装并且运行病毒防火墙,却长时间没有升级过的用户,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幸成为CIH病毒的牺牲品。所以请把杀毒软件的自动更新功能打开,并且每次使用电脑时,都保持网络连通,以便于杀毒软件能够随时进行更新。

  误区4  使用杀毒软件就可以免受病毒侵扰 

  现在的病毒制造者越来越厉害,使得病毒的变种和类型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杀毒软件,都只能在病毒泛滥后才“一展身手”,并不能保证系统万无一失,免受病毒侵害。所以如果你不小心感染了一种新病毒,已有的杀毒软件很有可能“束手无策”。在杀毒软件厂商找到解决办法更新病毒库之前,病毒早已对系统造成破坏,造成工作延误、电脑“罢工”或其他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杀毒软件并非万能。

  误区5  病毒会感染写保护磁盘

  由于病毒可以感染只读文件,不少人“顺理成章”地认为病毒也能感染在带有写保护的软盘或储存卡上的文件。事实上,软盘或储存卡的写保护功能是通过硬件来实现的,必须靠手工进行打开或关闭开关的操作,而非通过软件的形式修改某个属性实现的。所以当写保护开关打开时,驱动设备只能读取资料,而不能写入新资料或更改原有资料,所以这时病毒是无能为力的。

  误区6  备份数据时,数据中含有病毒,那么备份是无用的

  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如果是备份在移动硬盘或优盘上,备份中含有引导型病毒。这种情况下,只要不用这个移动硬盘或优盘启动电脑,它将和无毒备份一样安全;如果备份中的数据文件中没有病毒,可执行文件含有病毒,那么可执行文件就等于白备份了,但备份中的数据文件还是可用的。 

  误区7  正版软件不可能带病毒,可安全使用 

  电脑用户常被告知,“为了防范病毒的侵害,不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这话不错,所谓“来历不明的软件”确实是电脑病毒传播主要途径之一。那么使用有“来历”的软件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呢?非也!实际上媒体已经多次报道过“正版软件”、“商品软件”在出厂前没有严格进行杀毒,以至于带有病毒的问题。所以,使用有“来历”软件时也不可掉以轻心,甚至新购买的电脑包括原装电脑,在使用前都要进行病毒检测。如确实由于原版软件带有病毒而造成重大损失,应寻求法律保护。 

  误区8  不用优盘,不会染毒 

  这是最典型的“因噎废食”的例子。按照这个逻辑,不用电脑不就更不会感染病毒吗?的确,优盘是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有时候要从同事的电脑上拷个文件,但文件太大,从网上传不方便,索性拿同事的优盘拷。但同事的优盘或者电脑一旦有病毒,很有可能就会感染你的电脑。但实际上,现在感染病毒的途径太多了,就连打开一个网页,都会感染病毒,病毒有时候真的是无处不在,只要你一不小心,就会“中招”。所以不能因为害怕感染病毒而拒绝优盘,而是要做好完备的防范措施,及时更新杀毒软件。使用他人优盘或移动硬盘之前,最好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下。

  误区9  文件损坏多为病毒所致

  文件的损坏有多种原因,电源电压波动、掉电、非正常重启、关机、硬件错误、其他软件造成的死机、灰尘、烟灰、茶水,甚至一个喷嚏都可能造成硬件故障,导致数据丢失。以上这些对文件造成的损坏,会比病毒造成的损失更常见、更严重。

  误区10  杀毒软件能清除所有已知病毒 

  目前的杀毒软件确实可以查杀所有已知病毒,但并不表示被病毒感染的文件还能恢复原样。病毒的感染方式很多,有些病毒会强行覆盖执行程序的某一部分,将自身代码嵌入其中,以达到不改变被感染文件长度的目的,被这样的病毒覆盖掉的代码是无法复原的,也就是说,这个程序被病毒篡改了,无法实现原来的功能。因此要杀掉这种病毒只能把原文件也一同删除。

  (史瑀)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