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专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 广 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8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轱轳”会

周铁钧


  我在一家报社做记者时,应邀采访过一个听起来很奇怪的会。先看会标:“××市精简会议动员大会”,与会者当然都是有权召集会议的人。会议开得相当规范,主持人宣布会序,分管负责人做动员报告,接下来是表态发言,最后主要领导强调会议的重要性。

  会后我半开玩笑地问主持人:“你不觉得会标写得很滑稽吗?” 他也是一脸无奈:“是有些不合适,但这是上面要求的,也是这样一级一级开下来的。”按开会的程序或习惯,如果是“动员会”,就必须要延续再开两个同样规模的会,才能算最终“散会”,一个是经验交流会,一个是总结表彰会。假如愿意开,中间还可以夹杂座谈会、报告会、汇报会……

  时隔不久,我又被邀请到这个地方采访会议,再看会标:“××市农业、畜牧、林果、水利工作会议”。我突然悟觉到,将这些主要部门的工作集中到一个会议布置,“精简会议”的会议有效果了。于是,我写了一条“简会新风扑面来”的消息发表在报纸上。

  不料报道却给这个地方招来麻烦,把这些重要部门集中在一起开会,工作怎样布置?业务怎样安排?领导怎样管理?部门怎样协调?“友邻地区”的取经者一拨接一拨你来我往,弄得当地干部整天要接待、陪同、介绍、汇报……

  这样的会总是有始有终的,“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车轱轳”会应该是这样:决策部门召集会议布置;主管部门开会传达;执行单位开会商量。待干出了点眉目,一级一级的开会汇报成果,决策部门开会总结经验,各部门开会逐级推广。布置新任务时仍是这套运作程序,只要机构运转,递接式的会议就永远不会终止。

  写到这里,同事推门进来:“喂,开会了。”“什么会?”我撂下笔。“每周工作汇报会。”又是一个“车轱轳”会,已经连续开了两年多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