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专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现代家居
 第B15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 广 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8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清晰保存血色记忆
美历史学家抢救性记录明尼苏达断桥事故
沈月明


  1日倒塌的明尼苏达州大桥现场,迄今除了仍在搜寻失踪者的救援人员,还有一群特殊的人——明尼苏达州历史学会的工作者。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一事件的重要性,早早行动起来,搜集扭曲的路牌、摔落的车门等事故标志物,以便让这段血色记忆永远得以清晰地保存。

  争分夺秒留住历史

  曾经记录过其他灾难事件的专家说,迅速行动对保全有纪念意义的实物、照片和目击者口述非常重要,否则一些关键的东西可能永远失去。除了及时搜集现场实物、记录口述材料,明尼苏达历史学会还将密切关注整个重建和调查过程。

  明尼苏达历史学会资料搜集部目前做的工作包括收集有关事故的新闻剪报、数码照片和其他文字资料,并拣出那些他们认为值得保存的事件标志物。

  历史工作者们希望至少找到那辆载有52名儿童校车的逃生门、1967年大桥竣工时的黄铜铭牌、引起调查人员关注的大桥桁梁角撑板,以及随着大桥折落的路牌。

  记录灾难已成传统

  “灾难记录”行动在美国并非首创。“9·11”事件发生后,各级博物馆工作者纷纷赶到现场,从残垣断壁中寻找历史时刻的见证物。

  华盛顿史密森美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什埃特在“9·11”之后往纽约跑了6趟,按照心里想好的“实物清单”,一件件寻找钢梁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他曾经一眼发现一个极有价值的东西——被挤压成篮球大小的三屉文件柜。用什埃特的话说,它在瞬间向你描述了一个小空间里发生的大事件。

  2005年,什埃特在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泥沼中找到一个厨房壁钟,上面的时间定格在21时27分。就在那个时间,强风暴登陆了。

  直面事件沉痛一面

  明尼苏达州历史学会资料搜集部负责人琼斯说:“我们当然不想以任何方式冒犯在这起事故中遭受痛苦的人,但这起事故无论在明尼苏达州历史上还是在美国历史上都太重要了,我们必须把它尽可能及时、完整地记录下来。”

  及时搜集资料很重要,何时、如何把它们展示出来也是门学问。史密森美国历史博物馆曾经足足等了一年才展出以“9·11”为主题的内容。美国博物馆协会历史学家霍尔说,你必须考虑如何做对人们有益,而不是增加他们的悲痛。

  什埃特说,现在越来越多博物馆愿意审视事故中晦暗沉痛的一面,因为历史记录领域已经走向成熟,人们认识到历史是中立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值得永久保存。

  驻美记者 沈月明

  (本报洛杉矶8月16日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