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使命-2007”:“空前”演习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潘光 研究员 |
|
“和平使命-2007”演习于8月9日至17日在中国乌鲁木齐和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这次演习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军演,由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6国武装力量共同组织实施。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元首此次全部出席观摩演习,这在该组织历史上也是首次。本期论坛特请专家为读者详细介绍此次军演。 ——编者 1、军演规模 细说有“四最” 问:此次上海合作组织军演与以往该组织的军演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次演习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军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最”:参演人数最多,参演军兵种最全,演习使用的武器装备最先进,演习地域范围最广阔。 演习还有几个特点。 一是体现团结互信合作的精神。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武装力量全部参加演习,以各成员国军事专家组为基础组成的联合导演部和由各成员国军队指挥员组成的联合战役指挥部是演习的核心指挥机构。各国专家和指挥员密切协同,采取联席会议形式,共同作出决定,合作制定计划,联合指挥行动,充分体现了团结互信合作的精神。 二是加强共同应对挑战的能力。成员国武装力量同场演练,展示了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的协作能力。与以往不同,这次演习的实兵演练在俄罗斯腹地进行,演习的所有细节均真实地反映了反恐作战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在技术层面,演习着力于构建统一指挥平台,制定协同动作信号, 规定通信联络频率,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实战能力。 三是显示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演习不针对其他国家,显示了上海合作组织构建和谐地区、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这次演习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整建制、多军种、远距离跨国军演。从第一列军列启程到最后一架飞机抵达,这次演习的中方兵力投送历时16天,空中航程2700公里,地面行程10300公里。这是中国军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次远程投送,对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都是一个很好的检验。 2、2003年后 形势趋严峻 问:上海合作组织及其成员国目前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和反恐形势如何? 伊拉克战争使全球范围极端势力又趋上升,暴力冲突进一步加剧,引发了新一轮恐怖攻击的狂潮,导致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恐怖高危”弧形地带的形成。 在新一轮恐怖攻势冲击之下,原本发展较好的中亚安全形势自2003年以后又趋严峻。在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卷土重来,展开新的攻势,并控制了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地带的大片山区。伊斯兰解放党等极端组织调整战术和战略,采取各种手法在弱势群体中吸收人员,扩大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制造了一系列爆炸事件。一向口碑很好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居然连续遭受恐怖攻击,仅2004年就有14人被杀害。车臣恐怖分子也在俄罗斯境内发动新的攻势,2004年9月发生的别斯兰人质事件震惊世界。 自2005年初以来,中亚地区又出现了一股“民主改造”、“颜色革命”和“政权改变”的狂潮,三股势力乘机作乱,使中亚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剧变中,首先发生动乱的地方是南部的奥什州,那里近年来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伊斯兰解放党等组织的重要活动基地,从中国跑过去的“东突”分子在那里也很活跃。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事件中,三股势力的活动更是显而易见。武装团伙攻击、杀害军警和执法人员,将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解救出监狱,均非一般民众所为。 就全球范围而言,当前国际恐怖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如高科技化趋势、松散化趋势、意识形态化趋势、本土化趋势等,在中亚也都有表现。所有这些,都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形成了严重威胁,也使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合作机制、特别是地区反恐机构面临新的挑战。 3、中亚安全 “上合”成砥柱 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在反恐合作方面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就? 苏联解体后,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中亚地区十分猖獗,使中、俄、哈、吉、塔、乌六国都受害匪浅。同时,毒品贩卖、武器走私、非法移民等跨国犯罪活动也愈演愈烈,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在“上海五国”——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各国紧密合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1999年8月,当一股恐怖分子渗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大搞绑架、暗杀活动之时,中国、俄罗斯等国都立即给予吉尔吉斯斯坦援助和支持,使之能最终将这伙暴徒驱出国境。 2001年6月15日,就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同时,六成员国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为六国合作打击跨国恶势力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9·11”事件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都积极参加了国际反恐合作。离开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是无法进行的。 同时,上海合作组织也着力加强自身的反恐机制,建立了常设机构——设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怖机构,于2004年6月正式启动。该机构在协调各方反恐行动,收集和分析反恐信息,建立反恐资料库,协助举行反恐演习,准备有关反恐的国际法律文件,为反恐部队培训专家和教官,筹备及举行反恐研讨会,与其他反恐国际组织保持工作接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构想》,提高了安全合作效率,使反恐机构的活动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2002年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武装力量或执法力量先后举行了6次联合反恐演习,大大提高了应对恐怖威胁的预警防范、快速反应和后果处理能力。 2004年,上海合作组织与阿富汗建立了反恐合作伙伴关系,并将反毒作为安全反恐合作的重要内容,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合作打击非法贩运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及其前体的协议》。同时,各成员国密切合作,成功阻止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挫败了多个破坏地区稳定的企图,取缔了一些培训恐怖分子的机构和基地,抓获了数十名因参与恐怖活动而被国际通缉的人员。 近期,随着美国深陷伊拉克,美国的军力和财力西移中东,上海合作组织在打击中亚恐怖势力,维护中亚安全方面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更显突出。 4、反恐前景 四方面着手 问:今后上海合作组织在进一步深化反恐合作方面有何规划与前景? 自去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以来,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深化反恐合作的规划和前景已十分清晰。 首先,打击三股势力仍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优先工作。 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反恐机制建设,包括其资料库的建设;继续举行反恐联合演习,提高上海合作组织的整体反恐能力;以制定上海合作组织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名单为契机,使塔什干反恐机构高效运作起来,粉碎三股势力卷土重来的任何图谋。 上合组织上海峰会首次提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禁止损害其他成员国利益的组织和团伙在本国领土活动。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将大大加强跨国合作反恐的力度。 其次,要坚决打击制造、贩卖毒品的罪恶行径。 联合国2004年发表的报告指出,阿富汗鸦片和海洛因的生产已占全世界的87%。通过贩卖海洛因,塔里班和基地组织每年可获得的巨额利润高达2800万美元。 目前最为紧迫的是两件事:一是帮助阿富汗政府遏制毒品生产和交易,二是切断恐怖组织从毒品交易中获取暴利的渠道。 作为阿富汗的邻居,上海合作组织可在联合国框架内采取一系列行动,在支持和帮助阿富汗遏制毒品生产和交易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要加强信息安全领域的合作,特别要打击信息恐怖主义。 上海峰会强调在大众传媒领域建立应对新挑战和新威胁的有效机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国际信息安全的声明》,决定建立信息安全专家组,以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各成员国还密切合作,在民众中采取预防性措施,进行相应解释工作,以抵制错误引导社会舆论的企图和行为。 最后,进一步发展包括反恐在内的应对所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全面合作。 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们决定,将在反恐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一个共同应对所有新威胁和新挑战的综合纲领性文件。 他们提出:“这一共同努力应具有综合性质,能切实促进成员国对领土、居民、生活保障和基础设施的关键部门实施可靠保护,使其免受新挑战和新威胁的破坏,为本组织内各国的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创造必要条件。”显然,这已将反恐合作从军事、法律层面提升到了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新高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