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琼斯指数跌破一万三千点心理防线 美次级债危机引发“股灾” 斐翔 |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发全球股市大跌,本周愈演愈烈。继道琼斯指数跌破13000点的心理防线之后,西欧、亚太股市也纷纷出现了罕见的暴跌。 上周末开始的各国央行集体“输血”行动仅仅让全球股市短暂喘息了不到两天,各大股指本周继续“狂泻”。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最新公布的财务报告低于预期,家居装修零售商家得宝公司上季利润下降15%,使得市场人士认为美国房产低迷形势将延续至明年。美国股市周二大跌了207.61点。 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Countrywide Financial被传出可能已无力融资,再次重击了美股的“软肋”。此外,著名私人股本公司KKR宣布已卖出51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受损达4000万美元。周三,道琼斯指数下跌167.45点,报收于12861.47点,自今年4月24日以来首次收于13000点之下。 13000点是美国股市的一个重要心理关口。道指从11000点上升到12000点,用了约7年半。而从12000点到13000点,只用了约6个月。自4月25日站上13000点之后,美国股市便被市场人士认为进入了新一轮牛市。此次跌破这一关口,使得人们忧虑重重。周四,道指盘中一度暴跌343点,后在银行股的带动下反弹,最终下跌15.69点,报收于12845.78点。 美股大跌波及西欧三大股市。特别是英国公布7月份CPI年率增幅降至1.9%,远远低于6月份的增幅2.4%,这是自2002年5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更是2006年3月以来的最低CPI年率,使得市场人士开始忧虑美次级债危机会否造成通货紧缩。同时,瑞银集团发布的悲观业绩预测打压了金融股。周三,西欧三大股市跌幅均超过了1%。周四,跌幅继续扩大,三大股市各股指跌幅均超过了2.5%。英国金融时报指数开盘半小时内猛跌127.40点,跌破6000点整数关,最终下跌了250.40点,是2003年3月以来单日跌幅最大的。过去一周,英国股票市值已损失了1000多亿英镑(约合2000亿美元)。 亚太股市也在本周遭遇了沉重抛压,美次级债危机使投资者纷纷撤离风险相对较高的新兴市场资产。周四,韩国KOSPI指数跌幅达6.93%,远高于2000年4月17日的跌幅93.17点,创下韩国股市历史最大跌幅,韩交所不得不两度在盘中暂停交易;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综合指数收盘大跌5.8%,为2006年5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菲律宾股市下跌4.1%,为近5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日本日经指数周三下跌了近370点,周四又下跌了327.12点,报收16148.49点。日经指数周五暴跌874.81点,跌幅达5.42%,报收于15274点。周五,日经指数创下近6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收盘点位是近一年来最低的,本周跌幅达8.9%,是近7年来最大的。 中国香港恒生指数周三大跌600多点,周四最多曾跌900多点,最终跌703.33点,创今年以来第二大单日跌幅,报收于20672.39点;国企指数大幅下挫627.52点,收盘报收于11361.64点,创近两个月以来最低收盘位。周五,香港恒生指数盘中一度暴跌1285点,后大幅反弹,至收盘报收20387点,下跌285点,下跌1.38%。 斐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