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4版: 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蒙《春山读书图》

张德宁


  元代画家王蒙传世的作品有几十件,但可以确认为其所作的,不过十余件。其中大多为纸本,也有少量几件是绢本的。绢本利于湿笔勾、皴、点、染,王蒙的代表作有《夏山高隐图》,犹存五代董、巨遗韵;而纸本则利于干笔皴擦,尤其是王蒙后期的作品,连皴带擦,苍莽华滋,意超象外,直入化境,标志着元代绘画的极高成就,其中称得上其精品力作的,乃《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及《林泉清集图》,都为水墨山水。

  但王蒙其他的作品,则多上色,而且有其个人鲜明的用色特点。元代承继了宋代水墨山水的传统,但开始探索在水墨山水之上着色的新路,于是有了小青绿山水的发展,然而青绿石色的艳丽,无疑冲淡了水墨画的清雅,黄公望等画家便尝试运用赭石和花青色上淡彩,后人称之为浅绛山水。而王蒙的着色,变化多端,并不局限于赭石、花青色,更善于融入藤黄和朱砂色,如《具区林屋图》、《秋山草堂图》、《太白山图》等,使景色更显明艳。有时还随类敷彩,如《花溪渔隐图》中更点缀桃花艳丽的桃红色。

  而《春山读书图》则较为别致。图为纸本,纵133.4厘米,横55.5厘米。构图为王蒙典型的长松高岭格局,下方土岗及屋后耸立着五棵巨松,枝干倔铁,鳞皴龟裂,松针则以细笔由下向上勾剔,层层叠叠,形如卷云,已是元人画法。屋内有一生徒在读书,而岗阜的右边是水,近处有一水亭,主人端坐,小童侍后,似在观赏春景,而水之远处,深入山谷,有一屋,内有一人似在劳作。图的上方是两座山峦,簇拥着一峰高耸,山头又是王蒙画中常见的拳头状,山石施以其老成的解索皴,极其恰当地展示了南方土石山的构成。山头及坡顶密布丛点,以点带擦,干笔与湿笔交融,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山景象。整幅画以水墨为底,仅在树干、茅草、木质窗棂、栏杆及人物肤色等处着赭石色,不再有其他色,显得极为别致。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以赭石、花青为浅绛山水的基本用色了,“绛”者,红色,赭石为土红色,浅绛山水就是指以赭石色为主的浅设色山水画。而《春山读书图》的单着赭石色,应是浅绛山水画的古制。在墨与色的进、退之争中,色越丰富则笔墨渐失。我在绘画实践中体会到,如果想更多地保留水墨山水画的笔墨情趣,则这种在墨骨上仅局部着赭石色的方法,别具一种古雅之美。

  《春山读书图》未具年款,但看其创作风格及笔墨的老成,应当是他后期的作品。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王蒙的最后的作品,是1368年的《夏日山居图》,但王蒙逝于1385年,还活了十七年,故而难以称作他晚年的作品,我在此姑以“后期作品”称之。王蒙晚年的作品,恐怕永远只能是一个谜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