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利空的影响有限 应健中 |
上证指数离5000点已经不远,那个股市的“米拉山口”美丽的景色已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本周来自市场的所谓两大利空却是实实在在出现了,不过,目前看来影响有限。 这两大利空一个是来自国外,而另一个是来自国内。来自国外的利空是美国次级债危机波及全球股市,其冲击程度令人惊叹,这个次级债风波说白了就是美国“房奴”还不起买房的按揭贷款,而这些按揭贷款已经“资产证券化”打包成了一种债券,债券持有人收益得不到保障导致了持有人狂抛这种“次级债”,全球资本市场为此发生危机,为解决这些危机各国央行投入了大量资金托市,其结果是各国为美国“房奴”买单。消息传来,国内股市也出现了恐慌情绪,但目前来看,这场全球风波对中国股市影响有限,在这期间,新华社一篇文章客观分析了中国股市的现状,对稳定市场起了积极的作用。 另一个来自国内的利空就是本周二公布的CPI指标高达5.6%,比上个月高出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负利率状态已经愈演愈烈。这是一个明摆着的数据,与一年前比物价涨了5.6%,而一年前存钱的年利率只有2.25%,扣20%的利息税实际投资回报只有1.8%,而现行银行的年利率3.33%,扣5%的利息税投资回报3.1635%,但这是一年后的投资回报,而那时的CPI指标到底是多少,这是个未知数。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从过去的一年到未来的一年之中,负利率可能就是一种常态,因此,老百姓手中的钱如何保值升值,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从本周市场的所谓两大利空影响来说,前一个基本上是一个空头们拿来自己吓自己,又自己吓别人的所谓题材;而后一个却是实实在在影响市场的因素,但从这个题材来看,它有两面性,其一是这个数据可能带来的是力度更大的调控措施,继续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利息税都已经是预料之中的事,这些措施累积到一定程度会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但它的另一面是调高利率并不能提高老百姓存银行的积极性,面对水涨船高的负利率,老百姓更多的是将钱从银行的存款账户转入基金账户,而如今这些程序都可以就地完成,连银行大门也不必跨出,这就是指数屡创新高,但基金申购的热情始终不改的根本原因。 应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