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不动变成流动

文兴


  最近,全世界资本市场被美国的次级债危机搞得昏天黑地,实际上那些次级债是把投入房地产的无法流动的抵押贷款变成可以流动的证券,变不流动为流动,用我们现在的用语来说,这就是一项具有“金融创新”的业务,不过没想到出了问题,而且也没有把握说危机已经过去。

  怎样把不能流动的资产变成可以流动的资产,这是一项属于投资银行业务。比如把已经高估或上涨的不动产变成可变现的动产,证券化一定是重要的选择之一。

  笔者按这样思路在A股上市公司找了一圈,发现有不少类似的做法,而最为引人注目的上市公司就数连续无数个涨停的*ST金泰。

  2007年7月9日,公司公布了定向增发方案,新恒基集团拟将旗下价值221亿元(未经审计)地产项目注入*ST金泰。从那时起到昨天,公司股价开始天天涨停,笔者也懒得去数有多少个涨停。按照定向增发方案,公司将向新恒基控股集团(B.V .Z)和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不超过8家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0亿股A股,发行价为3.18 元,其中新恒基集团和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资产认购70亿股非公开发行股份,预计向其他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25.65亿元。

  不管以资产认购股份其价值是否高估,但其方案的实质是把一批物业不动产通过这次增发变成可流通的股票。而在今天房地产再度热炒之际,将已经上涨的不动产置换为流动性强的证券,再在证券市场形成二次溢价,这是一种“高明”的做法。

  如今*ST金泰的股价越来越高,调整增发价格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当然除方案不批准这一最大的风险之外,看起来它不会像美国次级债那样出什么问题。只是一部分的钱来得太快了。

  笔者上述的引用比较只是说明一点,国际上有什么“创新”举措,我们这里也会看到类似做法,这成为一种惯例了。文兴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