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械昆虫到八代海涟漪 ——记渡边诚的地铁站设计 郭艺 |
| ||
| ||
| ||
| ||
|
渡边诚一九五二年生于日本横滨,成名作是东京饭田桥地铁站(二○○○年落成)。这个地铁站的出入口甚小、还必须设置一个换气塔,建筑师很难有表现空间。然而渡边诚却为换气塔设计一个令人惊异的前卫造型,宛如科幻片中一只合起翅膀的机械昆虫,让原本平凡死板的空间立刻“科幻”了起来。 这只造型诡异的“机械昆虫”,乍看仿佛“外星物”降临地球、无法融入周围地景。然而仔细一瞧,其“翅膀”却拥有“大自然曲线”,与自然并非毫无关连。这种“大自然曲线”是渡边诚运用计算机程序产生,多次运用在他乍看“科幻”的前卫建筑上,也是他“融合科技与自然”的例证。 渡边诚以饭田桥地铁站一炮而红后,日本许多车站都找上他设计。新近作品熊本水俣车站,屋顶由一片片的充满科技感的镀铝锌钢板构成,每片钢板的角度都不同。当阳光洒下,不同角度的钢板便会反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宛如海面上起伏不定的波浪,被当地媒体形容为“如同八代海闪烁的涟漪”。 由于每片钢板的角度、空隙大小都不同,观者从不同角度看水俣车站,它的封闭性也随之改变,产生一种魔术般的变化。“建筑应该像衣服一样,具有功能性,又能自由变化。”为了让金属板上的反射光在不同季节、时间、天候下呈现不同变化,渡边诚不断反复模拟金属板的安装角度,这些便得靠计算机科技完成。 如何融合科技和自然?又如何用格式化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出随环境变化的建筑?“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而不只是一堆程序和数据。”渡边诚指出,计算机比人脑精密,可以分析、设计人脑无法完成的数据与线条;但是计算机并不能完全取代人脑,观察力、想象力仍是建筑师做设计时无可取代的条件,“计算机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他表示。 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