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沪为新书《关中风月》做宣传
陈忠实:100万字写不尽上海

李菁


    以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陕西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昨天来到上海,为今天在上海书展上亮相的小说精选集《关中风月》做宣传。该书收录了十多篇陈忠实不同时期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同时也收入了最新作品,为读者呈现关中平原的民俗风情和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

  陈忠实的口音带有浓重的西北腔,“我”都说成“额”,上海记者听着有些费力,不过这与他的文章风格相当协调。《白鹿原》改编电影的事,大家都很关心。陈忠实表示,目前电影的拍摄正在筹备中,自己只在初期与导演、编剧有过沟通,之后就不管了,相信他们会发挥好,自己正期待着电影的问世。陈忠实说,几个小时的电影不可能囊括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和情节,导演只要能把塑造的人物、情节表达清楚就算成功了。

  谈到上海,陈忠实说:“上海现在的繁华,100万字的书都描写不清楚。”他回忆说,自己第一次来上海是1984年,当时,《小说界》给他发了一个中篇小说奖。活动结束后,编辑陪他在大街小巷转悠,在城隍庙,他买了平生第一双皮鞋。那是一双上海产的老牌子圆头皮鞋。回去后,他只在进城或有公务活动时才穿,平时还是穿布鞋。再来上海,浦东已经崛起了像森林一样的高楼群。   本报记者 李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