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咬咬牙关甩手 拍拍屁股走人
“退出事件”动摇中甲生命线
关尹

  ▲ 王珀再次成为新闻中心 图 TP
  “退出事件”对中甲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 图 TP

  在北京房山郊区一个叫刘李店的村子里,十几名呼和浩特队的球员还带着一丝侥幸心理在等待。但他们心里其实很明白,自己不仅要赔进去大半年的工资薪水,连未来的出路都非常渺茫。就在几天前,随着“老恶人”王珀的入主、西藏惠通俱乐部的消亡,他们成为了“殉葬品”。

  但受害的,又岂止是区区一些球员?堂堂一个中国甲级联赛,已经被折磨得元气大伤。或许,用“半死不活”来形容大多数俱乐部,很恰当。“退赛事件”所衍生的一大堆遗留问题,迟早会爆发。

  中假? 

  联赛还剩10轮,很多人却已经告别了这个舞台。在呼和浩特队甩手之后,今年的中甲仅仅只属于两三家俱乐部。剩余的人所能做的,只是看着广州医药、成都谢菲联、江苏舜天三强去表演,或者配合他们表演。

  为何?没有降级之忧,中甲的最大悬念已经提前揭晓,对于大多数为保级而战的俱乐部来说,他们无疑“解脱”了。这也意味着,这些中小俱乐部可以不再投入财力、人力和精力,反正冲超是怎么也冲不上,不如随便混混,混过这半年再说。

  积分榜上,前三名广州、成都和江苏的积分还未拉开,他们还有战斗的欲望,这也是今年中甲仅存的看点。如果说中甲是一部戏,这部戏如今只有3个主角,其余9个都是跑龙套。问题是,谁会傻到砸钱去为了跑龙套?

  可想而知,这剩下的半个赛季会呈现如何的走势。“没办法,他们都成了陪人玩的。本来中甲就乱,这下可好,关系球、默契球更加会不得了。”一名圈内资深人士如此感叹,“反正其他的队对输赢都无所谓,中甲要变‘中假’了啊。”

  终甲? 

  其实,问题又何止“中假”这样简单。如此荒谬之事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到整个中甲联赛的生命线。“再这样下去,过几年中国还会不会有甲级联赛,真不好说!”一位足坛前辈的话发人深省。

  中甲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事实上它应该是有价值的。“七斗星”的副总易文兵认为:“就像少先队是共青团的预备队、共青团是党的预备队一样,中甲是中超的二级联赛,它可以为更高级的联赛培养优秀的年轻球员、教练。”

  但它如今真的有存在价值吗?至少今年的联赛在“七斗星”主帅曹限东看来,完全没有了意义,再继续下去,从某种角度来说相当于劳民伤财。而让他更担心的是球队的将来:“我也不知道明年这个队还有没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个这么大的联赛,竟然能出现提前弃权的怪事,对投资人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他们的利益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这样不规范的联赛就等于坑人,以后谁敢随便对足球投入?”

  不少中甲俱乐部的生存举步维艰,能拉到一点赞助实属不易。隔三岔五出现的这些极不正常的现象,必然会打击投资人的热情。年初,在未获得“七斗星”赞助之前,群英俱乐部一度凄惨得要搬离上海,流离失所。谁敢保证,没有规范的联赛体制做保证,他们明年不会一路流浪?一家俱乐部如此,两家、三家如此,等到有七八家俱乐部集体“缺奶断粮”时,中甲还能支撑下去吗?中甲会不会就此被历史“终结”?恐怕不是杞人忧天。 本报特约记者 关尹

  评论 070818110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