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来信来论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7版:求职·留学动态
 第B28版:求职· 移民扫瞄
 第B29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30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31版:求职· 移民沙龙
 第B3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 招聘·招生
 第B36版:求职· 招聘·培训
第B10版: 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50年前万岁筷笼

蓝 翔


  ◆ 蓝 翔

  这只陶筷笼在有些收藏家看来也许认为其貌不扬,不屑一顾,其实它也算是一件文物,已有50年历史。

  请你仔细欣赏,筷笼上刻有三面旗帜。凡是当今60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三面红旗”,所以筷笼上三面旗帜图案也是象征“三面红旗万岁”之意。

  筷笼在清代也刻字,所刻的大多是“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百子千孙”、“福在眼前”之类的吉祥语。1957年农村所生产的陶筷笼大多刻上“人民公社万岁”、“丰收”等宣传口号。

  笔者原是一名文艺工作者,为了加快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面红旗政治目标,由政府机关从城市下放数百万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也是一名下放干部,1958年初下放上海吴淞松北乡,三个月后即成立红旗公社,我和当地农民敲锣打鼓举着红旗欢庆人民公社成立。

  我当时住在阿兴伯伯家里,同时搭伙在他家。我在红旗公社成立的当晚,满怀激情在豆油灯下写了一首民歌:“千年等、万年盼,终于盼到这一天,人民公社无限好,五亿农民齐称赞。全国欢呼总路线,新社员干劲大如天;推山山便倒,挖海海水干,打破千只鼓,敲碎锣万面;生产干劲使不尽,公社喜讯唱不完!”当这首民歌在1958年第10期的《萌芽》文学杂志发表后,就在吴淞镇邮局领稿费时,在镇上土产商店看到有“人民公社万岁”筷笼出售,心中十分高兴,即以刚领到的稿酬买了两只筷笼,一只送给搭伙的房东阿兴妈妈,另一只收藏至今。

  这只陶筷笼是特殊年代的产物,也是我吃尽千辛万苦学插秧、扶犁耕田、车水、种菜、养猪三年农村大学的毕业证书。同时它也见证了“吃饭不要钱”、拆灶办公社食堂、过度冒进对农村伤害的思潮。

  这真是:一笼日月五十年,公社有苦也有甜。藏品诉说当年史,青春年华记心田。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