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 殇 孔 曦 |
猫身手敏捷,是捉老鼠的行家;猫灵巧柔媚,是人们的玩伴;猫孤独高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已把野猫驯化为家猫。西汉东方朔云:“飞鸿骅骝,天下之良马,然用以捕鼠于深宫之中,曾不如跛猫。”唐朝时,家猫已遍及寻常百姓家。南宋陆游有《赠猫》诗:“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资俸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改革开放后,猫重又作为宠物进入中国百姓的家庭。近两年,不少人搬进了新居,一些不负责任的主人就把猫丢弃在老房子里,任它自生自灭。还有的人买猫时图新鲜时髦,没多久,就因为怕麻烦或是猫咪的一件小过失把它遗弃。更可恨的是,有些心理阴暗的人,竟然以虐杀猫咪为乐。还有些地方,多年来盛行落后愚昧的饮食习俗,认为吃猫肉能滋补身体!有悖于世界先进文明的落后观念和习俗,使中国大陆的猫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 近年来,不断有爱心人士救助它们。网上出现了很多自发的群体,那些年轻的、优秀的志愿者以科学的理念,同心协力地救助流浪猫,给苦难中的猫咪带来了一线希望。据统计,2005年,北京有1到2万人在救助流浪猫,他们当中有公务员、军人、警察、科技人员,还有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有白领,也有退休教师、下岗工人等等,还有影视界的名人……志愿者们或捐钱捐物,或到救助站做义工,或长年喂养流浪猫,或领养小猫病猫……在经济上、物力上、人力上和道义上拯救这些无助的流浪猫。 与各个大城市里数以百万计的流浪猫大军相比,志愿者的力量仅仅是杯水车薪。要让这里的猫咪最终摆脱被遗弃被虐杀的厄运,要使猫咪不再成为广东菜的原料,单靠热血猫友的奉献还远远不够。只有早日制订、颁布包括猫狗在内的动物保护法,贩猫、囤猫者才会收回沾满猫血的手。 志愿者的不懈付出和大声疾呼,还是引发了一轮又一轮保护动物的思潮。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女儿、全国人大代表吴青女士,在一次呼吁给动物福利立法的座谈会上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的行为表面上是在救助动物,实际上我们是在拯救现代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堕落泯灭的人类的灵魂。”正如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的创始人张吕萍所说:“也许现在保护动物的声音还很小,但只要我们不停地说,总会有响彻中国的一天!” 猫咪,这种美丽高贵还有些神秘的可爱生灵,它们的劫难,是不是快要结束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