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溃水煤矿溃口凌晨合龙 为井下积水抽排和人员救援创造了条件 丁锡国 李柯勇 褚朝新 徐春柳 |
|
据新华社山东新泰上午电 今日凌晨3时38分,在连夜抗洪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和矿工们的一片欢呼声中,直接导致山东“8·17”溃水事故的汶河支流溃口处封堵工程基本实现合龙,从而为下一步开展井下积水抽排和人员救援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记者在合龙现场了解到,经过连续数十个小时的奋战,解放军、武警官兵和矿工们用汽车、砂石和树干等填起的堤防,已经锁住了溃口处原本湍急的流水。尽管刚刚筑起的堤防还部分存在着漏水和管涌情况,但洪水基本被控制住。目前,官兵们正进一步加高加固堤防。 17日至18日清晨新汶地区持续降下大雨,引发汶河水位暴涨,冲毁汶河支流柴汶河约50米堤坝。17日14时30分,洪水通过煤矿用于井下水砂充填的废弃砂井,并以5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溃入华源矿业公司矿井造成事故。当时,井下有756人作业。险情发生后,584人安全升井,172人被困井下。 目击溃口封堵之战 大卡车被推入水中瞬间没影 8月18日夜、19日凌晨,汶河支流柴汶河畔,人声鼎沸,机器轰鸣。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战斗,正在这里进行。 两天前,地处鲁中的新泰市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柴汶河水位暴涨。汹涌的洪水将岸边的土地撕开宽约60米的口子,向一处低洼地倾泻而下,而山东华源矿业公司一处矿井就在这片洼地。每秒流量900立方米的洪水灌入井下,172名矿工兄弟被困,生死未卜。 不堵住下泄的河水,无法对井下矿工实施救援。17日晚5时,事故发生两个半小时后,封堵溃口的战斗,就在电闪雷鸣中打响了。 运送抢险物资的车辆,排起了几公里的长龙;济南军区、武警山东省总队的官兵冲锋在战斗的最前线;矿工、附近村庄的干部群众也积极参与抢险……到18日下午,溃口已缩小到10多米。 溃口在一点一点收紧,水流越来越急,困难也越来越大。 19日凌晨1时37分,一辆大卡车被推入水中,瞬间没了踪影。10分钟后,又一辆报废的大卡车被填入溃口。随后,又有一辆满载煤矸石的黄色大卡车被推进水中。此时,堤内外的水位高差多达1米。 2时5分,最后一辆大卡车和部队的一艘船沉入水中。水流量随即减少至50立方米每秒左右,肆虐的洪水逐渐被驯服了。 3时许,溃口两岸抛掷的物料已成“握手”之势,人们投放石块、铁丝笼时,已经听不到因水流冲击与金属撞击时发出的沉闷的声响了。山东省水利厅厅长宋继峰对山东省代省长姜大明说:“封堵基本成功了。”一直坐在岸边一支接一支抽烟的姜大明紧盯着作业现场,脸上露出些许轻松。 3时38分,柴汶河溃口封堵基本成功,为随后展开的排水救援行动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新华社记者 丁锡国 李柯勇 (据新华社山东新泰上午电) 李毅中 一堵二排三救四停 全力搜救172名矿工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18日抵达山东省新泰市,立即赶赴此前发生溃水淹井的煤矿现场了解救援、抢险情况,并指示“一堵二排三救四停”,全力搜救172名被困矿工。 李毅中说,首先要尽快将溃堤的50多米长的汶河决口处堵住。同时,要加大对被淹矿井积水的排水力度,减少矿井的倒灌水量。此外,要想尽一切办法积极营救被困矿工,研究矿工生还的可能性,及时采取营救措施。最后,对于靠近河流遇暴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区煤矿、非煤矿山,要一律停井撤人,并做好通风等防范措施。 据新华社8月18日电 逃生者讲述 水中抓住救命电缆 “你看我的右胳膊,就是逃生跳‘猴车’(矿工到井下采煤需要乘坐的一种小型交通工具,一般几个相连)的时候被剐伤的。”昨天,幸免于难的矿工马志和(化名)说。 “当时,一个大浪打了过来,坐在我前面‘猴车’上的几个人都被掀翻了,我在大浪打来的那一刻跳下了‘猴车’,死死地抓住了‘猴车’下的一根粗电缆。”马志和说,扑来的大浪并不单纯是从外部灌进的洪水,而是洪水从高处落到低处强大的水势激起了巷道里的煤渣。“我坐在‘猴车’的后面,前面的同事没有跳车,被大浪打倒后,水中夹杂的煤渣立即把他们冲到了一边。我死死抓住了电缆,过了一会大浪没了,我用矿灯往四下里照,喊了几声只有一名和我一样跳‘猴车’的同事。”马志和说,他和那名同事黑暗中用尽全身的力气狂奔了近40分钟从东井口爬了上来。褚朝新 徐春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