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业提速需跨三道坎 白洁纯 刘诗平 |
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内虽然刚刚起步,但银行间的竞争已开始升级。专业人才、监管环境、技术支持系统,可谓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挑战。本土私人银行业欲快速发展,需跨过以上三道坎。 专业金融人才极为紧缺 由私人银行顾问提供的私人银行服务,是一种综合解决方案,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也相对更高、更严格。国内这种复合型的专业金融人才极为紧缺。 正如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所说,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是新兴的领域,缺乏相应人才储备。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今年7月发布研究报告指出,要想为私人银行业大幅增长提供支撑,最大挑战在于招募和留住足够数量的客户经理。 中资银行已开始了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人才“引员”行动。一家猎头公司负责人透露,已有数家中资银行花“重金”委托其寻找顶尖的银行理财顾问,以推进私人银行业务。 高效技术平台还未建立 专家指出,要使本土私人银行业务获得快速发展,还须从银行内部流程设计、IT系统整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高,加强科技支撑。 招商银行总行财富管理部经理周伟表示,私人银行服务需要强大的IT系统支持。首先,IT系统可以规范对客户的服务,用系统来规范服务流程;其次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前端销售人员或客户关系经理的产能;三是可以进行一定的风险控制,控制住私人银行业务中许多投资产品的风险。 然而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IT系统还多处于分散状态,并没有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因此专家建议,应加快在运营体系上构建集成高效的IT系统和开放式的产品平台,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做好技术保障。 政策规章监管面临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私人银行在国内还是全新的业务模式,尚没有明确针对私人银行业务的监管法规。私人银行业务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投资、融资、保险、咨询顾问等多方面的业务,跨越多个部门和业务领域,也给国内依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业带来了挑战。 目前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些基础性、制度性工作尚待完善,如中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缺失,而私人银行又是充满风险的行业,法律识别难度大,很容易成为洗钱通道。对此,中国从政策监管到银行操作层面,都还缺乏经验。 此外,从私人银行业务的准入门槛来看,各家银行各有标准。私人银行业务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有待建立。银行的风险管控和私人银行业务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也有待制度加以规范。白洁纯 刘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