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保险风险大赔付率高 政府搭台企业让利填空白
“银发无忧”为老人撑起保护伞

谈璎


    从8月15日起,由上海市老龄办和新华人寿联合推出的“银发无忧”工程再次启动。沪上的老年人投保20元,可获得每份最高1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500元的骨折津贴。据悉,安徽、山东、天津等地也在引入上海的做法,为当地老年人提供综合保障计划。

  老年保险“瘦田乏耕”

  老龄化问题其实早在数年前已经开始困扰申城。根据上海市老龄办提供的数字,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已经达到20%。老年保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是,眼下老年人的保障比较缺失,除了最基础的社会保障,市场上针对老年人专门开发的保险少之又少。

  推出老年人保险品种风险相当大且赔付概率高,价格定高了无人问津,价格定低了保险公司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很有可能亏本。所以,尽管市场存在大量需求,不少保险公司顾及到收益率望而却步,努力争抢利润率高的中青年以及少儿保险市场,老人保险成为一块少有人耕的“瘦田”。通过政府搭台、保险企业让利的方法,上海从2005年开始推出“银发无忧”工程,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周全的保障。

  两年近50万人次投保

  “银发无忧”运作两年以来,全市共有近50万人次的老年人投保了这一险种。国家民政部、中国保监会也对这项创新型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它为积极构建老年人综合保障体系作了有益的探索。

  据统计,“银发无忧”首年累计赔付154.8万元,略有亏损;2006年10月至今赔付总金额257万元,其中身故128例,残疾35例,老年人的骨折赔付案例2581例,占了最大比例,夏季尤其是理赔的高峰时期。

  去年10月,一位老先生外出时不小心脚下打滑,从多层台阶上摔下,造成头部眼眶部位骨折、眼眶移位,被送到医院就诊。第二天,他的家属想起老人曾投保了新华人寿的“银发无忧”,及时按照投保小凭证上的报案电话告知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接到理赔申请材料后,及时审核了索赔要求,第一时间将理赔金送到家属手中。2个月后,经过对家属提出的伤残申请进行核保后,又支付了伤残理赔金。

  按老人需求优化保障

  市老龄办专门委托复旦大学有关学者对“银发无忧”开展两年来的实际出险和理赔情况作了专项统计分析,今年的“银发无忧”进一步对保障计划进行了优化,主办方将老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附加骨折津贴二险合一,使险种更易为老年人理解。保险公司在理赔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老年人的具体要求,改进下一年的保障内容。第一年只有单纯的老人意外伤害保障,有老人向保险公司提出能否把骨折这一常见病例列入保障内容,得到了实现。现在国内发生的意外都可以获赔,还为养老院的老人们设置了特别条款。今年的“银发无忧”投保工作在8月15日至9月25日之间展开,老年人可到就近的居(村)委会参与投保。 本报记者 谈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