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子标签下半年逐步进入社区——
“电脑盲”也能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董纯蕾


  不需要会玩电脑,把薄薄一片看似挂件、实则电子标签的小玩意儿,挂在或贴在手机上,在专用读取装置上一照,便可以知道你家附近的大卖场哪些商品正在打折,社区医疗中心今天需不需要排队……去年4月4日本版的头条报道《小小芯片“签”出电子生活护照》又有了下文,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今年下半年计划与市民信箱合作,把电子标签派入社区。

  社区信息“随叫随到” 

  手机挂件通过RFID(无线射频识别,即电子标签所应用的技术)技术“自报家门”,凭感应就能在读写设备上完成身份识别;卖场、医院、文娱活动等社区信息,存在终端的海量数据库里,听凭GPS无线网络调配,“随叫随到”。配合市民信箱的实名制账号,人们还可以查询自己的“四金”账户和公用事业账单等个人信息。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社区信息化应用推广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毅斌告诉记者,电子标签可以让“电脑盲”也享受到互联网赋予生活的种种便利,简单的操作适合在老年人中推广。

  轨交车站也将布点  

  类似的“电子生活护照”,已在申城其他领域“试水”。全市各罗森便利店、个别电影院等300多个消费网点,今年以来新添信箱般大小的手机电子标签感应点,帮助你打印各种优惠券。下一步,计划在轨道交通车站布网点。市民可免费申领嵌有电子标签的手机挂件,注册姓名、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基本信息,发送短信激活该电子标签,和它建立一对一的身份对应关系。以后,你就可以通过网站预定或现场机器面板上的按钮选择优惠券,将电子标签贴在指定感应区域一照,你要的那张优惠券就会从机器底部“吐”出来。据悉,从今年春节到现在,已有7万多用户开通了此项服务,仅上月就打印了几万张优惠券。

  自动感应派送“优惠” 

  电子标签以“提供优惠券”的方式“亲近”市民,其实是经过反复前期调研而确定的。人人都派得上用场,而且主动权在消费者手里——若不是你主动对着感应装置照一下,电子标签不会“自说自话”地给手机提供“垃圾信息”。待将来3G开通后,它还可以帮你下载电影预告短片、商品促销广告,各商圈的区域流量也便于统计,商家甚至可以通过后台设定为熟客提供更高的折扣率。这样一来,街头派送的优惠单页,今后可以考虑歇业了。

  世博会上“最佳拍档” 

  在欧洲和日、韩等国,电子标签和手机早已结下深厚的缘分,除了类似的手机挂件之外,有些电子标签索性已植入手机内部,合二为一了。在欧洲,精美的电影海报吸引眼球,用手机一照,场次、票价、预告片便“蹦”了进来。在日本,定购棒球票有专门的机器,用手机一照,就可以预定座位了。消费积分、电子考勤、名片交换更是常有之事。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游客也可以用上“手机+电子标签”这对好拍档,提供随身导览、场馆参观预约、客流量实时查询等功能。  本报记者 董纯蕾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