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行理财产品“汇得盈”提前终止协议——
通知不到位 储户受损失

王新华 陈珍妮


  两年前买了建设银行的理财产品“汇得盈”,去年又买进两份,本想高枕无忧吃利息,不料银行早已提前终止协议。年近八旬的朱老伯莫名其妙地损失了一大笔钱,懊恼不已。

  朱老伯是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三林支行的VIP客户。从2005年6月起,经大堂经理推荐,朱老伯陆续把外汇定期储蓄转存为银行理财产品“汇得盈”。今年4月30日,朱老伯又有一份“汇得盈”到期。按惯例,他到银行询问是否有新的“汇得盈”上市,以便转存。结果被告知,他买的“汇得盈”中,原本2007年6月到期的协议在3月份已经终止;2007年5月到期的提前半年已终止;还有一份“汇得盈”也提前3个月终止了。这个消息让朱老伯十分气愤:为什么提前终止协议却没有任何通知,损失由谁负责?

  三林支行的上级单位六里支行解释说,根据规定,如果银行提前终止理财产品,将提前3个工作日通知或公告。此外,协议中也提供给储户多次查核银行是否提前终止的日期。这次银行给储户发短信通知,而朱老伯没有手机,当初他留下的是家庭电话,于是漏了。

  日前,银行有关负责人上门向朱老伯表示歉意,承认工作中的疏忽,并送给他400元交通卡和一些礼品作为补偿。

    本报记者 王新华 实习生 陈珍妮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