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公众服务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欹器与座右铭

傅维康


  用以自警、自勉,兼有对他人戒谕、勉励的座右铭,起源很早,其出典和古代盛水或盛酒的“欹”器有关。中国古人设计的“欹”器很巧妙,它依所盛水或酒的量而呈现不同的状态:量适中,它保持正中平稳;量少,它倾斜;盛满,它即翻覆。《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淮南子·道应训》还记述说孔夫子在鲁桓公庙,关照弟子取水当场试验的故事。看来,欹器的此种特点,似含有启示人们不可肤浅,也不可自满。

  随着年代推移,置于座右的戒器,由起初的欹器,逐渐转变为将铭文刻于碑版或书写于纸上。古代较早、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座右铭,是东汉崔瑗(字子玉)所撰《座右铭》,唐代吕延济认为,其起因是“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该《座右铭》正好是一百个字,全文为:“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崔瑗百字《座右铭》,所论对己、待人、对事、处世等,意涵深刻,虽历经一千多年,大部分内容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