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公众服务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08版: 阅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舞蹈艺术家黄豆豆自传
用肢体语言表达生活的感悟2

  ■ 在二○○四年雅典奥运闭幕式上演出《中国功夫》

  《闪闪的红星》中的突破

  现代舞剧《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是继《醉鼓》和《秦俑魂》之后,我给全国观众们带来的又一个崭新的舞台形象。同时,也是我自己在舞剧表演、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突破。

  担任导演的是著名的舞蹈编导赵明老师。赵老师在舞蹈创作上才华出众,且为人谦和,与他合作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当时,许多专家及观众在初次得到“黄豆豆将出演潘冬子”的消息后,都认为以我的外形条件扮演这个人物不算太难。但实际上在整个舞剧的排练过程中,我的内心却一直有着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我非常清楚要演活一个舞剧人物,仅仅依靠先天的形象优势和过人的技术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愿意仅仅用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程序化表演”来刻画“革命少年潘冬子”这个人物。我知道要演活这个角色,关键的关键在于我是否能牢牢抓住人物的性格特质,以及随着剧情的发展把握好“潘冬子”的整个内在心理变化的过程。

  记得在排练的开始阶段,我总是试图让自己在表演上更像一个十多岁孩子。然而,在反复看过工作录像后,编导赵明老师和许多老师们(包括我自己),都感到我在表演上没有达到最佳状态。现在回想起来,这其中当然有各方面的原因,然而我不得不承认当时自己有着一定的心理负担:毕竟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了,要扮演一个比自己实际年龄小一半多的孩子,多少总是有点不自然和这样那样的顾虑。实话告诉大家,当时每天开排前我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刮胡子,为了让自己更像个小孩子。

  针对我的顾虑,一方面编导赵明老师经常抽空给我“开小灶”;有几次加班到夜里11时。另一方面,我也主动找了许多专家和老师请教。一段时间后,我终于认识到:就“潘冬子”这个特定人物而言,稚嫩、可爱、天真、机灵都是一个孩子外在的形,而正因为“潘冬子”是个孩子,所以,他就特别的“纯”。纯:无杂念、多幻想、热爱生活,这才是孩子的特性。相比之下,这更是“潘冬子”内在的性格特征。

  后来,舞剧《闪闪的红星》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并连续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等政府奖项。也正是因为这部舞剧,使我在人物的创作和表演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奥运八分钟

  2004年春,我接到了北京奥运组委会的电话,邀请我担任中国奥运演出团的主要演员,赴希腊雅典参加2004年奥运会闭幕式上八分钟接旗仪式的演出,同时参与奥运宣传片的拍摄。特别是当我得知这场演出的导演和副导演分别是张艺谋先生和陈维亚老师时更是兴奋不已,因为一位是我最敬佩的导演,一位是我最敬重的恩师。

  导演将我安排在《中国功夫》的表演章节中,要求我和所有舞者尝试将中国古典舞和传统武术的动作元素以及技术技巧作高度的融合。同时,为了在剧目成型前做好对媒体的“保密”工作,我们的模拟排练场地被安排在北京郊区的偏僻地带,周边除了从事耕作的农家外,人烟稀少。

  两位导演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相当专注敬业,而在工作之余的日常生活中又相当随和自然,从不“摆架子”。通常,我们的工作午餐都是由当地的农家提供的,而老百姓们一听说是给“张艺谋的奥运演出团”开火做饭,便会主动地“添菜加量”。

  记得第一天集体吃午饭时,我和所有演员都兴奋不已(我是张艺谋导演的忠实影迷),因为能和张艺谋导演近距离的接触,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第一次。偏偏那天由于上午的排练强度太大,我和部分演员的胃口都受到了影响,以至于桌上的烙饼无人问津。这时,令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张艺谋导演起身为我和其他演职人员夹饼添菜,他说:“我是农民的孩子,最见不得人们浪费粮食。大家慢慢吃,别浪费,吃饱了下午才练得动。”

  我一边低头啃着张导“分配”的烙饼,一边心想:像张艺谋这样的大导演,其个人的艺术成就和名誉地位早已是毋庸置疑,然而,他至今依然保持着中国人传统的品行和美德,并丝毫不浮躁、不做作。也许,这正是他能够一次次在艺术创作上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在国内经历了严格的层层审查和反复修改后,我们全体演职人员于8月中旬到达了希腊雅典。

  由于奥运期间所有宾馆都人满为患,经过当地大使馆的交涉,我们最终在一家学校中驻扎了下来。我们每四五个人住一间学生宿舍,日常的伙食由大使馆提供,而饭后大家便将桌椅堆放在一边,腾出空间的食堂就成了我们的临时排练厅。

  按事先的计划,在正式演出前三小时,我们有一次在演出现场走台合成的机会。但是,由于奥运会闭幕式的演出现场同时也是奥运会田径项目的比赛场地,而当天的田径比赛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结束,因此,大赛主办方在正式演出前临时取消了我们走台合成的日程。

  这下我们所有人都愣住了,谁都无法想象如此重要的演出,竟然要在完全没有走台合成的情况下完成。不过在当时那般紧要的关头,大家都非常清楚,一切的埋怨和顾虑都是没有意义的。于是,我们全体演员在认真聆听了导演的布置和动员后,各自进入了临场状态。

  聚光灯亮起、音乐震撼人心、现场人潮涌动、闪光灯刺眼夺目。当我登上演出舞台时,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了:天哪,7米见方的舞台地板正中央竟然是一整块玻璃。

  只要稍有舞台表演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舞台上表演时最忌讳遇上“地面打滑”的情况(玻璃的易滑程度最高),轻则会令演员在表演时当众出尽洋相,重则更会令演员意外受伤。而这次我们的舞蹈融合了大量的武术元素,跳跃、翻腾、旋转、快速移动等技术动作层出不穷,要想在这块玻璃上完成这一系列“武蹈”谈何容易!更何况,当时我们是在全世界观众的共同注视下代表国家进行表演,每位演职人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面对当时的实际情况,我知道一切已容不得我去抱怨,既然此刻我们已经站在这个舞台上,我们便无路可退,必须完成演出,必须尽全力完成好这场意义非凡的演出。

  于是,我定了定神,尽量使自己在心理上稳定下来,至少是在体态和气息上,不能让观众察觉到我内心的紧张情绪。同时,作为这次演出的领舞,我知道,绝对不可以让身后的舞伴们感觉到我正处于“非正常的紧张状态”,因为那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并将直接影响整个团队的演出质量。

  最终,我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年积累的舞台经验,顺利地按照导演的要求完成了整个演出。当四周掌声如潮,世界为中国欢呼时,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一个艺术家同样可以同所有的体育健儿们一样,通过自己的汗水和拼搏,在世界的舞台上,用自身的技艺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一份荣耀。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