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公众服务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8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感旅游专列

钱勤发


  听说,这个暑期“假日旅游列车”很吃香,一车一车的上海游客被送往旅游景区。所谓“假日旅游列车”,就是曾经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专列”。在人们心目中,“专列”是一个特定名词,不是啥人都能坐的。以前有毛泽东主席的专列……专列本身就是一种“特权”,车上的设施、配备、服务可想而知。

  这个双休日,我也坐了回专列——旅游专列。时代不一样了,普通百姓也能坐专列。可是一上车,这个专列“转”得人没了方向,原先脑子里的专列形象被彻底颠覆。

  中午12时15分,专列准点发车。凭经验,这顿中饭理当照专列“排头”,不是要专列请客,而是专列应有饭菜供应,还有服务员推着小车,在走道上吆喝盒饭、饮料、以及各种小吃。这都是普通列车上常规的服务项目。然而,奇了怪了,旅游专列上除了一只热水瓶泡开水外,既没有饭菜供应,也没有小推车卖吃的东西。那些没有准备干粮的旅客只能饿肚皮,等列车停站,寄希望于站台上买些吃的。车一出南站,到新桥就停了,烈日下的站台上空无一人。直到下午3时,车到杭州,才解饥饿之苦。

  我问车厢服务员,车上怎么没有饭吃?她说,这车子是临时调配的,列车员都是临时“抓壮丁”抓来的。原来,这临时专列“缺陷”多多:没有乘警、没有广播、没有人报站、也不用换票……再说,从上海到庐山,看看地图也就700公里的路,可专列却走了18个小时,慢得像“老牛拖车”。

  快慢暂且不说,有饭没饭反正也饿不死,没有广播也影响不了到庐山。我想,要紧的是少了乘警。乘警是维护列车治安、保障旅客安全的卫士。没有乘警,车厢里发生争执、斗殴怎么办?发生盗窃、抢劫谁来处置?想来有点后怕。旅客出行,安全第一。如果连安全也保障不了,这专列还是不开的好。[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