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公众服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专题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2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26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教育·移民
 第B35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36版:求职·培训动态
    
2007年8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毛猛达的滑稽之路

秦来来


  上海电视屏幕上热播的《老娘舅》,让阿德的扮演者毛猛达,成了观众熟悉的人物,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走过的滑稽之路。

  毛猛达的父亲是个滑稽艺术爱好者,他看过的滑稽戏说明书就装了满满一皮箱。那年“扫四旧”,刚刚10岁的毛猛达,眼看着一皮箱的宝贝要毁掉,他从点燃的火焰中,抢出了一张姚慕双、周柏春主演的滑稽戏说明书。

  毛猛达迷上滑稽戏。江笑笑、鲍乐乐、包一飞、龚一飞、笑嘻嘻、笑咪咪、文彬彬、范哈哈……这些名字让他沉浸其中。

  毛猛达从小天赋特别好,那些演员在台上演出,他只要听上一两遍,就能“拷贝”出来。那时他在农村学农,一支小分队下农村演出,毛猛达跟着他们每天换场子,有个演员演说唱《一粒米》。毛猛达听了三遍,他居然可以八九不离十地说唱得像模像样。

  “文革”结束,姚慕双、周柏春在西藏书场首次登台,他挤在观众席里,兴奋地自言自语,“哟,这就是姚、周!”他想成为一名像姚、周一样的滑稽演员。他开始练自己的节目。人家是由易到难,他挑的第一个节目就是《13个人搓麻将》。这个段子难度很大,没有一定的功力,是很难掌握的。一个段子里要出现13个人,要用13种不同的地方语言来表现这13个人的个性;毛猛达敢于用《13个人搓麻将》示人,展现了他的天赋。

  在毛猛达自学成才的路上,他还得到了杨笑峰、包一飞等老艺人的悉心指点。那时杨笑峰先生居住在云南路上,条件比较差。毛猛达就在弄堂里乘风凉的辰光,拿一只小矮凳,坐在先生旁边,先生讲一段,他不仅认真听,还用录音机一字一句录下来,回去后反复体味。为他今朝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人民滑稽剧团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毛猛达与王汝刚、沈荣海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小滑稽”。毛猛达、沈荣海搭档的独脚戏《外国人学唱中国歌》,已成为当时一块招牌,并在江南曲艺比赛中,一举夺得“创作”、“表演”两项大奖。

  1992年,毛猛达就成为第一批加盟电视节目的滑稽演员,每周一期的《欢乐大世界》《七彩哈哈镜》《老娘舅》,终于使毛猛达成为观众喜爱的荧屏明星。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