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公众服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专题
 第B19版:专题
 第B20版:专题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2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26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上海地产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教育·移民
 第B35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36版:求职·培训动态
  
2007年8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些商家大张旗鼓走“月饼高端路线”,388元的皇品燕鲍翅礼盒,但消费者并不领情——
“阿拉”买散装月饼,顶实惠

金志刚 龚媛媛 沈晓岚

  ■ 15元一斤的散装月饼受欢迎
  ■ 688元一盒的鲍翅月饼少人问津 纪海鹰 摄

  农历七月的月亮都还没有圆,八月中秋的月饼却已经“粉墨登场”了,各大品牌的月饼已经在不少饼屋、商店、卖场打起“擂台赛”。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几处月饼销售点,发现包装精美的“豪华月饼”少人问津,包装简单、价格实惠的散装月饼以及2元钱一只的鲜肉月饼却生意红火。

  就算送香港朋友

  也不买礼盒

  克莉丝汀在南京东路上的一家门店内,从68元到298元的礼盒装月饼摆满货架,包装精美,名字也好听,如“甜蜜恋人”“花开富贵”“繁花似锦”等等。

  一位小姐在标价138元的“锦绣良缘”4只装礼盒前犹豫了半天,又拿起旁边用金属盒单只包装的同种月饼看了一下,最终买下了4个单只装的,“我正要去香港看朋友,这个就是打算送人的。我看这个金属盒子做得蛮好看的,4只单买120元,还比礼盒便宜了18元。”送人还不买个礼盒?这位小姐笑道:“要是我自己吃,肯定买12元2只的塑料袋包装的,就是送朋友,也要讲点实惠呀,花钱买个漂亮大盒子没必要。”

  月饼并非越贵越受欢迎,克莉丝汀的营业员也说,他们还有一种卖458元的“至尊组合”礼盒,里面除了月饼还有红酒和花茶,但考虑到一般人不会买,所以只在少数几个固定门店销售。

  10分钟卖出   

  50多只鲜肉月饼

  在南京东路的第一食品商店内,由功德林、新雅、第一食品等几个品牌组成的月饼专柜已经摆到了正厅,几乎每位顾客都会在月饼摊位前驻足停留,但这些品牌的精美礼盒却少人问津。相反,门口的鲜肉月饼却“卖疯了”,短短10分钟内,2元钱一只的月饼卖出去50多只,工作人员说:“这种鲜肉月饼一天要卖出去好几千个,营业员不停地装月饼,累得下班时手都抬不起来。”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价廉物美的散装月饼,花色齐全,单只价格从5元到10元不等,比如功德林,卖得最好的是五六元一只的五仁正果、椒盐百果、桃仁麻蓉、绿茸香苔等传统馅料的散装月饼。一位正在选购月饼的中年男子指着柜台里面的月饼礼盒说:“这种里头都是噱头,价钿多少有点离谱,自己家里吃吃才不会花这冤枉钱。”他随即让营业员称了500克澳莉嘉小月饼,只要15.8元。

  21元一只“嫦娥奔月”

  只是百果蛋黄

  而食品一店对面的新雅大酒店也拉起了巨大的月饼宣传横幅,只不过生意没有食品一店红火,原因可能是这里走的是“高端路线”。

  一位阿姨往月饼礼盒柜台内瞥了一眼,里面有388元的皇品燕鲍翅礼盒,但她问都没问就径直走向了散装柜台前,指着21元一只的“嫦娥奔月”问:“这里面啥料呀?”当听说只是百果蛋黄馅料时,她连连摇头说:“太贵了,吃不起,吃不起。”

  当被问到为何对皇品燕鲍翅礼盒不感兴趣时,阿姨说:“燕窝啊,鲍鱼啊,鱼翅啊,全是噱头,真正吃起来能尝出什么味啊?”言下之意,她担心这些“高档月饼”借着名贵馅料的“旗号”高价出售,实际上馅料中燕窝、鲍鱼、鱼翅含量很少。当记者想看看礼盒外包装上是否有这些名贵馅料的含量说明,营业员却有些“心虚”地拒绝让记者看。

  本报记者 金志刚

  实习生 龚媛媛 沈晓岚

  

  

  记者手记

  “豪华月饼”年年有,今年也一样。其实,“豪华月饼”并非没有市场,只不过它的市场不在普通消费者买月饼的场所,而在那个叫做“礼品市场”的市场,等到作为礼品的月饼券“满天飞”的时候,“豪华月饼”的出货量就直线上升了。什么时候月饼券销声匿迹了,“豪华月饼”的市场才会真正萎缩,普通消费者才能见到更多更实惠的“平民月饼”。

  评论  070822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