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两件小事 晓笛 |
晓笛 初夏,到乌镇旅游,在参观茅盾故居时,我深感伟大文学家茅盾的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妇女。她对茅盾的成长影响深远。有两件看似平凡的家常事,却令我难忘。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养,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卓识、聪慧能干的妇女。她对茅盾自幼悉心教育,严格要求。不幸,丈夫三十出头就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三十四岁英年早逝。当时茅盾仅十岁,由于父亲病故,家境日渐衰落。茅盾小学毕业后,长辈意愿让茅盾进店当学徒,但茅盾母亲以为儿子年幼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她不顾家庭压力,力排众议,毅然送儿到外埠读书,开阔眼界,经受锻炼,增长知识。 第二件事是茅盾中学毕业,选填志愿时,又经历了一番周折,茅盾父亲临终遗嘱要茅盾将来攻读理工科,但茅盾喜爱文学。面对现实,茅盾母亲内心极不平静,是遵守丈夫遗嘱让儿子选理工科,还是顺儿子的爱好选文科?经历一番思想斗争,茅盾母亲决定不死守遗嘱,而是悉心教子,励其志,勉其学,任其发挥特长,让茅盾填报文科。结果茅盾考上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文科),为日后茅盾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茅盾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母亲真是功不可没。茅盾在他的回忆录《我走过的路》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