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新都会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冤哉戴嵩

牛宪纲


  唐代画家韩滉、戴嵩师徒,皆以画牛妙绝名于世,但二者的口碑则大相径庭。

  韩滉的《五牛图》,珍藏故宫,尊为“神品”,视若拱璧,堪称国宝。而提起戴嵩,往往是做“反面教材”。这怪不得别人,只怪东坡先生。他在自己的《仇池笔记》里,讲了一个小故事:“有藏戴嵩斗牛者,以锦囊系肘自随。出与客观,旁有牧童曰:‘斗牛力在前,尾入两股间。今画斗而尾掉,何也?’”

  东坡先生何许人也?文坛巨擘,又兼精书画,此语一出,遂成定论。后人信以为真,常借此例作警世之言。

  我曾在乡下牧牛数月,每观牛角牴,无论黄牛、水牛,斗起架来,尾巴都是随势而动,并不总是“尾入两股间”。东坡学识淹博,实不该出此错讹。但话说回来,他一生虽屡遭贬谪,毕竟不像“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牧过牛、放过羊。画牛亦非他的强项,更缺乏观察写生,说错话,并不奇怪。东坡白纸黑字,理应文责自负,只是苦了戴嵩,被人笑话了九百多年。

  其实,戴嵩画牛“尽得野性筋骨之妙”。青出于蓝,“过滉远甚”。他画的水牛,瞳孔中隐约可见牧童,冠绝一时。与擅长画马的韩幹并称“韩马戴牛”,传为艺坛佳话。可叹的是,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拿戴嵩取笑,而且没完没了,岂不冤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