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新都会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台南“棺材板”

周天柱


  未去宝岛之前,一句如雷灌耳的岛内流行语早就铭刻在心:“去台湾不品尝小吃,就等于没有去过台湾。”台湾小吃真的如此魅力无穷?一个大大的问号不时在脑海盘旋。

  此次正好有机会去宝岛,还在去宾馆的路上,我就向导游杨小姐自行宣布:“晚宴能免则免,我的最佳选择是灯光小吃夜市。”

  抵达台南已是掌灯时分。小雨霏霏的周末夜市街头食客如云,人头攒动。“老周,今晚你选秀,我请客。”尾追上来的小王自请做东。

  话音未落,在我们面前赫然出现一个醒目店招,上面用粗黑字体书写着3个大字——“棺材板”!不禁令我等毛骨悚然。在旁的杨小姐却已“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棺材板一级棒,就尝这个。” 

  我和小王双目对视,既然是“一级棒”,那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吧。我们进店找了一个冷僻角落,硬着头皮坐了下来。抬头仔细一打量,嘿,店堂人声鼎沸,生意还真红火。

  许氏店主得知我们来自上海,显得特别殷勤。他先请店小二沏了一壶清香浓郁的乌龙茶,随后指着小二端来的奶香四溢的“棺材板”笑道:“全台的‘棺材板’,就数我们许记小店最为正宗,这可是祖传的看家小吃。”许是那天许老板心情特好,还特地向我们揭了“棺材板”的秘:原来,这道名点原先叫做“机关板”,因词不达意,隐晦难懂,食客寥寥。后来祖上左思右想,根据它的外形,干脆叫了“棺材板”,因与“官”、“财”谐音,竟因此大受欢迎,遂成台湾最盛行的独特小吃。

  此时,我仔细打量这盛放在精巧的青竹盆上的长条形、厚实实、黄灿灿的“棺材板”,它正滋滋作响呢,一股浓重的奶味和着肉香、豆香,从脆酥的土司中渗透而出,引得我鼻翼翕动。店家叮嘱我们,一定要趁热吃啊。

  手拿“棺材板”猛咬一口,顿觉满嘴生香,鲜美异常。细细分辨,土司松脆,青豆酥软,马铃薯香烂。据说作为原料的马铃薯均由指定的供应商定点供应,要用小火不停地煮三四个小时,然后与鸡肉、豆仁及由祖传秘方调配制成的牛奶面糊充分搅拌,再塞入土司油炸而成。而独特口味成败的关键,更有赖于大师傅凭经验掌控火候及制作的时间了。

  我顾不得医生减肥的叮嘱,竟猴急地连吃3个还不过瘾。突然想到可是小王埋单,只得悻悻作罢。欲买几盒带回上海,可想起店家的提示,“必须现炸现吃”,只得忍痛割爱。盼望许氏小吃店能早日落户黄浦江畔啊!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