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年组建“自卫队” 提醒同龄人远离“魔爪” “小天使”教小伙伴网络“防身” 唐昀 |
| ||
|
一群酷爱玩电脑的花季少年,面对虚拟“花花世界”中的种种陷阱,组建了一支网络“自卫队”。他们专门向同龄小伙伴传授各种网络“防身术”,比如如何保护自己的密码,如何对付网上“色狼”,如何跟陌生人说话…… 他们请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官员当教官,给微软、迪斯尼等大公司的网络产品把安全关,去美国国会、国防部发表演讲。他们的一些建议还成为法律。 他们自称“网络小天使”。在别人眼里,他们更像是一群机灵可爱的网络“小卫士”。 孩子的事孩子来管 组建网络“自卫队”的构想始于1999年4月。当时,纽约一名擅长网络安全及隐私案件的律师帕里·阿夫塔卜为美国广播公司(ABC)制作一档有关少女安全的节目。他发现孩子们对网络安全问题兴趣十足。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独具视角的建议和意见,告诫同龄人如何提防来自网络的伤害。 于是,“网络小天使”诞生了。这支队伍最初只有5名来自新泽西州的女中学生志愿者。她们利用暑假时间,和阿夫塔卜一起研究网络安全问题,追踪最新网上骗术,总结各路防“狼”高招,然后集结成册或制成光盘,免费发放到学校、社区。 如今,“小天使”网络已经遍布全球,拥有上千名志愿者。 对付青少年网络问题,阿夫塔卜认为,还是孩子们自己最有“招儿”。“很多事情父母不会对孩子说,比如安全性行为、药品、互联网等。孩子们有时也不大愿意听大人说教,他们更乐于听取同龄人的意见。因此,通过‘网络小天使’,他们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是再好不过了。” 同时,孩子们也更清楚,自己在网上最容易受哪些诱惑、吃哪些亏。现年17岁的“小天使”泰勒说:“家长们总以为色情网站对孩子危害最大,其实威胁来自另外一些人。” 现身说法更有效果 不少“网络小天使”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拿出来做教材。来自休斯敦的凯蒂,12岁时在网上交了一个“16岁”的男朋友,他一再怂恿凯蒂给他发送裸照。后来凯蒂发现,他其实是一个40多岁的已婚男子。凯蒂以此为例,教其他孩子一条网络安全基本原则:绝对不要向网友泄露任何个人资料,以免他找上门来。 调查显示,90%以上受访儿童知道不应当在网上随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和电话号码。“网络小天使”认为这还远远不够。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杀伤力”的信息,比如你所在球队的名字、打工地点等,都有可能让那些嗅觉灵敏的网络“黑手”找到你。 广泛发放“安全贴士” “网络小天使”最重要的任务是教小网民如何躲避网络罪犯的攻击和骚扰。他们分别针对10岁以下儿童、10岁到18岁青少年以及家长提出安全上网的种种建议,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小贴士”。 这些小贴士会制成小册子,在校园、社区以及各种活动场合免费发送,同时发放给电脑零售商和儿童用品零售商,尽可能扩大传播范围。 “网络小天使”会向真正的“网络侦探”请教。给他们上过课的,有为抓捕“梅利莎病毒”制造者立下汗马功劳的新泽西州警署网络犯罪特别行动组的侦探、互联网筛选程序“网络保姆”的编写者戈登·罗斯等,连FBI和司法部官员都曾给他们传业授道。培训结束后,“小天使”们将所学至少传授给500名小伙伴,包括如何保护密码,不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等。 (下转A2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