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压力逼假期“缩水”—— 大学生提前返校“忙前途” |
暑假尚未结束,沪上高校已经迎来学生返校热潮。据了解,大部分学生正是为“前途”才提早结束假期的,考研、考证、实习、做实验是他们忙碌的主要原因。“提早返校”正与“留守校园”一样逐渐成为大学生中的新趋势。 来自辽宁的复旦大学学生小刘提前一个月返回上海,备战10月份的GRE考试。早晨7时起床,8时上图书馆开始做习题,下午写一篇作文,晚上背诵数页单词——小刘每天的“准开学”生活依照复习进度“按部就班”,“之所以早返校,是因为这里的气氛更适合学习,家里的‘诱惑’太多了。” 近日来,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里经常有拖着行李箱的学生提前返校,而开放的自习室和图书馆也是座无虚席。昨天,在交大的包玉刚图书馆,来自法学院的孙同学告诉笔者:“我们班研一的同学都在准备九月份的司法考试,现在班上同学基本上都回来了,我家在山东,回去待了10天左右就赶回来了。”她桌子上还放了一本《会计学》,孙同学介绍说:“我的二专是会计,课程结束了,我还想继续深入一下,多学一份技能对将来找工作有好处。” “前途”“就业压力”是提前返校的大学生们频繁提到的词。交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名即将升入研三的廖同学说,他们班外地的同学很少有回家的,做实验和联系实习就业是他们主要考虑的问题。毕竟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早准备早占先机。实习、做课题、读辅导班……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暑假原先的“休闲期”定位正演变为“充电期”和“实践期”。 牟慧玲 吴洁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