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留个档案副本 刘其舜 |
档案伴随着人的一生,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档案。档案里记载着你的光荣历史,也许也有你不经意中犯下的错误。 普通人的档案越薄越好。几张不同时期的登记表,说明他一生并没有什么过错;即使劳模或先进工作者,档案也不会太厚,只是表格的某一项中有何时、何地得到何种奖励而已;档案厚的人,情况就不妙了——至少有他的检查、还有组织调查等等。在计划经济时代,档案是至关重要的。 历来,干部的档案都由组织部门掌握,填写档案是极其慎重的事。年轻时,我在一家国企工作,曾有一对年轻人在未婚时有了那件事,在现在根本不算个事,可当时却要受处分的。考虑到他们今后的日子还长,我坚持不处分至少不公开处分。后来总算只是宣读了处分决定,让他俩写了检查,但我没把这些材料放入档案。后来他俩各自成了家,生活得很不错。我想,这件事我做对了! “文革”期间,要填写好多表格。我的一位同事,由于年龄大记性不好,在“清理阶级队伍”填表时,与以前填的日期有出入,引来造反派的责难,险些被打入另类。从此,好多同事吸取教训,填表时会复制一张,无形中就保存了档案的副本。 谨慎起见,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刘其舜 (企业报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