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新都会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方都厚道些

燕萍


  如今企业,对人事档案看得不是很重,用人更注重学历、能力以及经验。而且这年头大家似乎也不是很关心自己的档案。问来报到的新人,他自己档案在哪里?50%的人都回答:不是很清楚。

  外企和民营企业,一般不太会看员工的人事档案。但机关、事业单位就不一样。公司的一位同事应聘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我将她的人事档案从某区的职业介绍所(我司无保管人事档案权利)转到某区的人才交流中心,说什么这是干部的调任。我听了直摇头,觉得滑稽。然而对于她来说,这很重要。

  有一次,借公司名义开了张介绍信,盖好公章,到职业介绍所查看几个员工的档案,顺便把自己也列在名单之内。其实,那神秘的袋袋里也没什么,只是一些成长经历:像初中、高中、大学的学生档案;有工作经历的人,只是多几张红色的退工单而已——一般的公司,会在员工离职时,将红色的退工单送至档案保管处,但不会在你的档案袋里再偷塞进什么《处分决定》。

  如果公司真的决定在你档案里留“东西”,那说明你触犯了公司的某些制度。说难听点,你是把公司逼急了,才使出这招“撒手锏”。如果你曾和公司签了“特殊协议”,就该老老实实履行约定,不要任性,否则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阴影。当然,企业也不能把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强加于员工。双方都厚道些,天下也就太平了。    燕萍 (人力资源)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