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新都会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4版:e生活·掌上天地
    
2007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门票限制活动出席者 关键位置安插“灭火队”
白宫有本阻止抗议者“宝典”

卜晓明


    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各地活动时,通常会有打前站的白宫工作人员设法阻止抗议者进入总统视线。最新披露的《总统前站手册》细节首次让公众见识到,与抗议者周旋已成为白宫的一门“艺术”。

  眼不见为净 

  美国《华盛顿邮报》22日报道,这份白宫手册涵盖五花八门的防抗议招数。在这些招数指点下,工作人员为“阻止抗议者”做足“功课”。

  例如,手册规定,布什总统在公开场合出现的任何活动,出席者都得凭门票入内。门票由活动组织者严格控制,所有人员进入会场时都得接受仪器检查,以免携带抗议标语的人员混入。

  报道说,手册并不意味着白宫听不进反对者的声音,只是为了让布什“眼不见为净”。如根据手册规定,白宫工作人员会要求警方“为抗议者指定一个区域,但必须远离活动地点或总统车队必经之路”。

  防患于未然 

  然而,再严格的检查也难免有“漏网之鱼”。因此,在手册指导下,会场内的白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把集会人员分区,只有“对布什政府极为支持”的人员才能进入VIP区域。

  此外,白宫工作人员还需组织手举巨幅支持标语的志愿者组成“灭火队”,通常安插在会场的关键位置,而且“至少要有一支‘灭火队’绕场巡视,防患于未然”。

  “灭火队”的职责是用自带的标语或横幅挡在示威者和主席台中间。一旦抗议者高呼口号,“灭火队”就要呼喊“美国!美国!美国!”等表示支持的口号压倒对方。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安保人员才将抗议者“请”出会场。

  手册用黑体字提醒:“记住,不要与示威者肢体接触!示威者通常希望发生肢体冲撞,不要上当!”

  压制有政策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这份标有“敏感——不得复制”字样的白宫手册诞生于2002年。2004年,在民权团体“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要求下,这份手册的存在才被外界所知。

  布什2004年在西弗吉尼亚州议院发表国庆讲话时,抗议者杰弗里和尼克尔身穿印有反对布什字样的T恤衫进入会场。由于拒绝遮挡T恤衫和离开会场,两人当场被捕入狱。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援助他们打官司期间,这份手册浮出水面。联邦政府上周以8万美元赔偿金了结此案,但拒绝道歉。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律师米勒说,手册显示,“对于在总统活动中阻止、压制反对观点,白宫已有一套政策”,但“个人有向总统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即使观点并不中听”。

  卜晓明 (新华社供本报稿)

  评论 07082411602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