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1版: 证券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站上5000点的历史高峰

连建明

  ■ 5000点,不知是风光无限好,还是高处不胜寒? 唐志顺 图

  本周,上海股市又出现一个标志性的旗杆——5000点。本周四,上证指数报收于5032.49点,首次历史性地登上5000点大关,这自然是令股民欢欣鼓舞的时刻,揭开了历史新篇章。

  而且,这轮上攻5000点的行情,是在国际股市受美国次级债危机大幅震荡的背景下完成的,更显得不同一般。同时,上证指数这一轮轮的过关夺隘,速度之快,为全球罕见。

  1、遭遇国际寒流“突袭”

  沪市在今年5月攻克4000点大关时曾发生剧烈震荡。首先,在“5·30”暴跌行情中,仅仅5天时间就从最高点的4334点,最低跌至3404点,下跌了近千点,跌幅达到20%。随后,上海股市开始反弹,但6月底再次下跌,上证指数在3500点关口就止步了。从7月6日开始,新一轮行情又悄然展开。

  经过这次震荡展开的行情,不仅仅是一次反弹,而是一轮向新的历史高峰——5000点进军的行情。然而,就在上证指数走出一个上升通道的时候,突然遭遇了国际“寒流”。

  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导致道琼斯指数从7月17日创出14022点的历史新高后掉头向下,7月20日、24日、26日、27日均出现百点以上的暴跌。影响很快波及全球,欧洲股市暴跌,亚太股市暴跌……但上海股市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创出新高。

  进入8月,国际市场继续大幅震荡,金融股成为重灾区。但沪市中的工商银行等金融股大幅上涨,创出新高,还超越花旗集团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股。在金融股的带领下,上证指数日K线出现9连阳。直到8月16日,由于道琼斯指数跌破13000点大关,导致全球各地股市均暴跌,沪市才出现两天较大幅度的下跌。

  随着国际股市反弹,本周上证指数强劲回升。尽管周三央行进行了年内的第四次加息,但不改股市低开高走的“惯性”,依然以红盘报收,并于本周四开盘就站在5000点大关之上,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2、3个月就上一个千点台阶

  上海股市16年的历史中,这波大牛市行情最波澜壮阔。从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大关算起,2年零2个月的时间里,在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业绩提高等因素合力作用下,上证指数从1000点上涨到本周的5000点,上涨了5倍。在短短的2年多时间里,如此高的涨幅在全球股市罕见。

  从具体过程看,上涨的速度是越来越快。我们看看攻克几个千点大关所用的时间。从2005年6月6日跌至1000点大关算起,上证指数第一次攻到2000点大关是2006年11月20日,当天上证指数以2017.28点收盘(具体详见相关链接)。这轮上涨1000点,用了17个月时间。与后面的上涨千点相比,这次花费的时间较长,但和历史上比,还是快了很多。上证指数第一次冲到1000点是1992年5月21日,但直到2000年7月19日,才第一次上摸2000点。从1000点到2000点,上这个千点台阶整整用了8年,而这一次只用了17个月。

  冲上历史高峰后,市场似乎轻松了很多,后面攻克几个千点大关所用时间之短,实在有些出人意料,也是全球股市罕见。到2007年2月16日,上证指数首次上摸3000点,从2000点到3000点,仅仅用了3个月。到今年5月8日,上证指数又攻克了4000点大关,上这个千点台阶,所用时间不到3个月。到今年8月23日,上证指数又历史性地登临5000点大关,从4000点到5000点,所用时间也是3个月。

  也就是说,上证指数攻克2000点大关后,每3个月,就上一个千点台阶,这种速度不能不令人惊讶。今年不过刚过了近8个月,上证指数已经连克3000点、4000点、5000点三道大关。

  这种“火箭”速度在全球股市十分罕见。比如,我们知道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走出了一个“黄金十年”的行情。但是,1993年道琼斯指数不过是3000多点,直到1995年才攻到5000点大关,从3000点到5000点用了2年,而上证指数这个过程只用了半年。再看香港恒生指数,1990年也不过是3000点,直到1992年3月才首次上攻到5000点,这个过程也用了2年。

  和上海股市可比一比的是我国台湾地区股市。台湾股票加权指数用了25年才首次突破1000点,那是1986年10月17日。随后是一轮令人惊讶的暴涨行情,不到9个月,指数跃上2000点,随后2个月内,指数接连突破3000点和4000点。虽然1987年全球股灾同样重创台股,台指重挫51%,到1987年12月跌至2298点。但到1988年6月,台指突破了5000点,7月突破6000点,8月涨至8000点。虽然此后暴跌,但到1989年6月,台指创9000点新高,并很快突破万点,到1990年2月创出12495点的历史新高,不过,随后是一场股灾。

  尽管比不上台湾股票加权指数当年的涨速,但上证指数今年8个月内连过3道千点大关的速度,绝对不算慢。

  3、大多数股票没有跑赢大盘

  不过,本周四上证指数攻克5000点大关,揭开历史新篇章的时候,在证券公司营业部里的股民并没有显得特别兴奋。要知道,1993年上证指数首次冲破1500点创出历史新高时,营业部可是放起了鞭炮;2000年上证指数首次上摸2000点的时候,营业部里掌声雷动。

  相比之下,面对这次历史性的时刻,股民显得冷静许多,也许,不断上涨创新高的行情已经让人麻木,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但有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很多人已经不把上证指数看得很重,觉得指数越来越失真。在这轮千点行情中,赚钱效应并不突出,因为“二八现象”卷土重来。

  这轮千点行情回归蓝筹股行情,以金融、地产、钢铁有色金属三大板块为主,由于这些板块都是大盘股,特别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在上证指数所占权重很大。这些股票大幅上涨,必然带动上证指数大涨,但由此也使得上涨股票的数量少。据统计,在上证指数上涨到5000点的时候,沪市大约只有300只股票股价超过“5·30”之前的股价,约占沪市股票总数的37%;深市则大约是200多只股票超过5月29日的股价,约占深市股票总数的34%。

  也就是说,沪深股市有六成多的股票目前股价低于5月29日的水平,而那时上证指数只有4334点,这些股票跑输了大盘。虽然这期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5%,但同步上涨的股票不到四成,大部分个股没能跟上大盘的涨幅。

  至于从5月30日至8月23日,股价能和上证指数同步上涨15%以上的股票,数量更少,沪市大约是190只。其中,银行股占了很大比例,如招商银行上涨了76%,民生银行上涨了44%,工商银行上涨了25%……显然,上证指数这轮千点行情的涨幅给指标股“吃掉了”。

  由于只有少数股票跑赢大盘,那么,幸运的股民也只能是少数。大多数股票价格还低于5月29日的股价,跌幅在0%-10%之间的股票约占比16%;跌幅在10%-20%的约占比18%;跌幅在20%-30%的约占比19%;跌幅超过30%的也有7%。其中以低价股居多,将8月23日5000点时的股价与5月29日4334点的股价相比,三联商社、金宇车城、新都酒店的跌幅均达到40%。

  由于大多数中小散户并没有在这轮上冲5000点的行情中跑赢大盘,这也使得他们对5000点缺少了一些热情。

  相关链接

  1000点到5000点历程

  上证指数在2005年6月6日盘中曾跌破1000点大关,最低探至998.23点,成为自2001年调整以来的最低点。

  随后,上海股市的一波最波澜壮阔的牛市就慢慢启动了,但由于在底部区域一波三折徘徊了很长时间,因此,牛市初期走得非常缓慢,大多数人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牛市已经来临。直到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才第一次攻到2000点大关,当天上证指数以几乎最高点——2017.28点收盘。这轮上涨1000点,用了17个月,花费时间最长。

  此后,上证指数开始向前所未有的3000点大关进发,到2007年2月16日,首次上摸3000点,最高摸至3036.35点。这轮上涨1000点,仅仅用了3个月。

  牛市并没有满足3000点的历史高峰,又发起进攻4000点大关的行情,到5月8日,上证指数就攻克了这个大关,当天报收于4013点。这次上涨1000点,所用时间不到3个月。

  尽管此后股市发生较大幅度的震荡,但还没有完,上证指数又瞄准了下个目标——5000点大关。到本周四——2007年8月23日,上证指数登临5000点大关,上证指数以5032.49点报收。这次上涨1000点,也是3个月的时间。       本报记者 连建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