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 柳叶 |
中国古代历朝都在宫廷中设立专门机构,养着一批职业画家。汉朝有“黄门署”,唐朝有“集贤殿书院”,北宋直接设“翰林图画院”,在这些机构供职的画家也都有专门的官职。明朝没有设置类似画院的专门机构,宫廷画家袭用特务机构锦衣卫的职衔,宣德到弘治间有一大批著名的宫廷画家,如周鼎、谢环、商喜、吕纪、吴伟等,都授“锦衣卫指挥”、“锦衣镇抚”等衔。我因此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宫廷画家的任务之一是充当特务的角色。 我的这一假设不是没有依据的。明代祝允明在《前闻记》一书中说,明初国子祭酒宋讷刚正威严,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器重他。有一天朱元璋闲坐无事,想见宋讷,但又不想打扰他休息,就派一个画家潜伏到他家去画一张像来。那天正好宋讷在家穿着公服,危坐不语。画家就这么画了一张宋讷生气的模样呈给朱元璋。第二天退朝后,朱元璋把宋讷叫住,问他昨天为何生气。宋讷照实说了,如何如何,并惶恐地问陛下如何知道。朱元璋拿出画像给他看,还安慰了几句。这段故事《明史》宋讷传里也收入了,想必是比较真实的。祝允明说朱元璋想见宋讷,无非是托辞,说穿了就是不放心,怕臣下背地里做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那时还没有照相技术,只能派一个画家去“偷拍”。由此或许可以推断,宫廷画家在特务机构锦衣卫供职,也是顺理成章的。 我甚至认为,历代宫廷养着画家,表面上好像是为了繁荣文化艺术,实际上真正的任务是为政治统治服务。南唐李后主算是一个热爱书画艺术的皇帝了吧,他的宫廷画院里有顾闳中、周文矩、卫贤等一批著名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更是千古名画。但根据史料记载,这幅名画正是李后主“命闳中夜至其(韩熙载)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据说,当时派去“偷拍”的除了顾闳中,周文矩也“拍”过两回,监视的时间不同,“偷拍”来的情景也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