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8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沾亲带故”只因缺乏自信
——电视剧争称“姐妹篇”的怪现象透视
俞亮鑫 赵倩


  今晚,28集连续剧《叫一声妈妈》在东方电影频道首播,对此,编剧王丽萍说,它才是《错爱一生》真正的姐妹篇。她解释说,《错爱一生》红火后,《明天我不是羔羊》因女主演也是韩雪而被称是姐妹篇,而《换子成龙》则称自己是男版的《错爱一生》。实际上,这些说法都不准确。《叫一声妈妈》的剧情也是从抱错一对女婴开始展开,也都是叙述当年知青回上海后两个女孩的故事……

  抢叫“姐妹”

  一部戏火了,一些电视剧纷纷以姐妹篇、兄弟篇的名义抢先“注册”、趁势“搭车”,这已成了一大奇怪现象。

  《亮剑》红火后,被称之为《亮剑》姐妹篇的就有《狼毒花》《我是太阳》《中国近卫军》《士兵突击》等,让人不知谁为正宗。《粉红女郎》的姐妹篇也有数部,有《摇摆女郎》《双响炮》《粉领一族》《俏女冲冲冲》等,使观众难以分辨谁是真正的亲姐妹,谁是表姐妹、堂姐妹或是根本没有半点关系的冒牌“姐妹”。

  《春天后母心》的制片人裘立新正准备拍摄其姐妹篇《爸爸天亮叫我》,没想到由刘小锋、金巧巧、傅艺伟主演的电视剧《爸爸不容易》近日在广东开机,抢先称自己是《春天后母心》的姐妹篇,让他哭笑不得……

  争贴标签

  除了竞相与荧屏名作攀亲、互称姐妹外,一些国产电视剧还纷纷以“中国版”的名义,纷纷贴上外国名片标签,利用其品牌效应进行炒作,打开市场,似乎一与外国名片相连,身价就会倍增。如神话连续剧《精卫填海》,被称为中国版《魔戒》;《上海风云》,称之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裴勇俊、李美淑、全度妍主演的韩国影片《丑闻》打响后,电视剧《生如夏花》也称是中国版《丑闻》。由秦海璐、刘涛等主演的连续剧《女人花》,被说成是中国版《乱世佳人》;由蒋雯丽、那英、梁静、罗海琼等主演的《好想好想谈恋爱》,也被说成是中国版《欲望城市》……被称为中国版《大长今》的有《女人不哭》《大国医》等;被称为中国版《兄弟连》的有《陆军特战队》《垂直打击》《士兵突击》等。

  硬要攀亲

  一些电视剧硬要与走红的海内外名片攀亲,其实说明了自己的不自信,如真正相信自己的原创能力,又为何要借助于这些影视圈的国内外品牌呢?制片人杨震华说,电视界一个品牌成功后,就会出现攀亲现象。他本想以《徽娘》《绣娘》《茶娘》《戏娘》等拍一个中国传奇女子的系列,但谁知,《徽娘·宛心》收视一高,竟引出许多姓“娘”的连续剧接踵而来,仅称《绣娘》的就有3部,貌似其姐妹篇,这迫使他不得不把自己下一部戏《蚕娘》改称为《南浔世家》。

  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盲目攀亲最终会损坏一个品牌,如何保护品牌的知识产权至今仍是一个新课题。  首席记者 俞亮鑫

  实习生 赵倩 评论 070825107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