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人家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09版: 上海人家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钱振峰:和“月下美人”一起赏玉

周馨 钱俊毅

  ■ 闲下来,钱振峰爱和儿子一起欣赏傍晚的江景
  ■ 相“原石”,钱振峰很少走眼
  ■ 翻看家庭老照片,一家人温馨惬意
  ■ 书是钱振峰创意灵感的源泉
  ■ 打了32年交道,深知玉的身价,钱振峰在搬挪作品时小心翼翼

  钱振峰,和玉石打了32年交道,被同行称为“白玉王子”。他看玉不走眼,雕玉更称绝。  

  玉在桌上,四寸见方;笔在玉上,轻灵点划……忽然笔尖凝滞不动,钱振峰直起身形,双目紧盯画在玉石上的图案,那是一丛莲蓬。

  手表上的分针慢慢地爬过了45格,在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内,记者枯坐静候。“对勿起,勿敢叫伊,阿拉老总一钻进去,就钻勿出来了。”看着钱振峰正襟危坐、面色凝重的样子,工作人员直向我们打招呼。

  话音才落,钱振峰眉头一展,落笔飞快,再一看,几粒莲子凹凸有致地点缀于莲蓬之上。“这幅‘莲(连)生贵子’,我画了两个多星期了!伊拉是勿是又讲我‘发戆’了?”坐到沙发上,钱振峰白净圆润的脸上挂满了兴奋,“没办法,两根筋动勿动就要搭牢的,一笔下去就是十几万元啊!”

  看石头“红光满面”

  “十几万元?!”我们惊诧的神情打开了钱振峰的话匣子,“玉这东西,模子勿大,身价金贵啊!刚刚我画的一小块玉就值四五十万元。玉值几钿,雕工就是几钿,师傅们都根据我构思设计的图样雕刻,如果画错一笔,落刀勿准,几十万元全部泡汤,侬想想看这一笔的分量有多少重啊!所以干阿拉这行当的,十有八九都有点神经衰弱。”

  从1975年进上海玉石雕刻厂算起,47岁的钱振峰和玉已经打了32年交道,如今是上海玉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业内出名的“白玉王子”。“如果我不进这一行,绝对是奥运会射击冠军。”钱振峰笑道,“老早我拿过上海少年射击比赛的亚军,眼睛勿要太灵光噢!打过枪的真是勿一样,现在我看玉勿要太有准头哦,一击必中。”

  钱振峰说,看玉最不容易的是“赌石”。玉生石中,可石头里的玉有的价值连城,有的一钱不值。行家们全凭肉眼辨痕迹,看纹色,判断石中精华到底有多少、值多少钞票,难啊。

  俗话讲,神仙难识寸斤玉。钱振峰带专家去购买翡翠原料时,就看到不少人倾家荡产赌眼光、博运气。“买回翡翠原石后,选黄道吉日,切开一个小口看成色,俗称开门子。如果一刀下去看见红翡、绿翠,还有紫罗兰,福禄寿三彩齐全,那就发大财了,顿时红光满面;如果里面是白的,这块石头就一文不值,面色铁青。行话讲,玉石切开后,见绿面孔红,见白面孔绿。”钱振峰一笑,“不过到现在,我面孔上的血色还是蛮好的。”

  铁算盘藏在肚里

  正聊着,几个卖白玉的新疆人拎着十多只黑丝绒袋子推门入屋,不一会儿狭小的茶几上就堆满了石头。“这点东西值1000多万元。”说着,钱振峰拿出手电筒仔细地照了起来,“月下美人,灯下玉。照一照,看的就是玉的颜色和质地。你看这白玉上有黑的、黄的花纹和斑点,我们叫它皮子,这像荷花,这像鱼,这像佛头……”

  “不是说有瑕疵,玉就不值钱了吗?”一听记者这话,钱振峰大笑起来,“我们用俏雕,就能变废为宝,让它们成为美妙的图案,卖出大价钱,在我眼里它们比花还好看呢。”钱振峰讲,买玉最要紧的是算计,一块石头能做几只手镯、几个挂件……一眼看去就要心里有数,这样才能用最合理的价钱收进玉石,不会吃亏。“阿拉爷是工程师,阿拉娘是数学老师,阿拉阿弟是数学博士,遗传基因,我的肚子里也藏着把铁算盘。”

  家庭赛各亮绝招

  下午时分,记者跟随钱振峰来到他的家中。“这就是我在月下找到的美人,漂亮吧。”一进门,钱振峰就和妻子沈莉开起了玩笑。环顾客厅,只见墙上挂着一幅隶体书法——“变化气质,陶冶性灵”,笔力雄浑,字体隽永,一看落款是“钱骋”二字。“这位大家好像没听说过。”记者自作聪明地嘟囔了一句。“不是大家,是小家。”钱振峰指了指坐在沙发上的儿子:“他练了七八年书法了,拿过不少全国大奖。”

  一听老爸夸奖,钱骋来劲了,把自己的奖状、作品摆了一桌。“给点阳光就灿烂,有本事跟我比比。”看着儿子的得意样,老爸有点不买账了。于是,一场家庭书画比赛开始了,老钱用钢笔画马,小钱用毛笔写小篆,10分钟后大家交卷。

  “硬笔画是老钱棋高一着,软笔书法是阿拉儿子写得漂亮。”“评委”沈莉给出了比赛结果。

  “这不是在捣浆糊吗?”“请尊重裁判好吗?有本事就跟妈比比,侬白相玉,伊白相钻石,比侬高档。”见老爸向老妈“开炮”,儿子立刻打抱不平。

  “我是被老钱拖下水的。”沈莉告诉我们,她原本学的是电子专业,自从认识钱振峰后,对石头逐渐有了兴趣,考出了美国GIA钻石鉴定师和比利时钻石原石鉴定师。“入门比我晚,悟性比我高啊!”钱振峰在一旁插上了话,“我们现在的玉石雕刻设计过于老套繁复,她喝过洋墨水,可以把国外宝石和钻石设计时尚简约的风格融进来。”

  “喏,这七彩珠就是老妈帮着设计的。”这时,钱骋打开了一个精美的小盒,里面搁着7颗圆圆的米粒大小的各色玉石,还有一枚柳叶状白金项链搭扣,“一周7天,一天换一颗,东西小卖得好,年轻人欢喜得不得了。”此时,老钱总算服贴了。

  “我有两块设计样板,明年是鼠年,就叫它‘鼠(数)钱’,侬帮着看看。”天色渐暗,钱振峰拿起“灯下玉”,和他的“月下美人”又切磋起来。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钱俊毅 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