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3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5版:求职· 留学扫描
 第B26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7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28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02版: 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唐·吉诃德?

童自荣


  2003年11月晚报“夜光杯”上曾刊登一篇题为《看见童自荣先生》的文章,留意该版面的老读者可能对此还留有一点印象吧。那是北京作家肖复兴所作的散文。这位从未谋面的先生在文中把我比作唐·吉诃德大战风车——为了筹备一场朗诵会而四处碰壁。没有嘲讽的意思,倒是满腔的同情和声援跃然纸上。

  唐·吉诃德不识时务,落伍而迂腐,满脑子的幻想。但他其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与邪恶势力决不妥协,他为理想而不懈奋斗、视死如归的勇气和精神令人敬佩,也着实可爱。

  现在,我已退休数年。习惯于劳碌的我,少不了在单位或社会上还有所“折腾”。自然以绝对不妨碍年轻人为原则,位子既已让出,就彻底地让,这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那么,朋友常常会好奇地询问,你最近还有什么可忙的呢?不怕各位见笑,我眼下正在酝酿着、奔波着的两件事,倒有点唐·吉诃德的味道。

  一是明知上译厂辉煌早已成过去,自己也早已退休,可还在内心深处期盼着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再创翻译片的辉煌。这是不是唐·吉诃德在大战风车?!

  另一件事是,近几个月来我和电台的同志们起劲地策划、酝酿“袁滨忠老师去世四十周年纪念”。而众所周知沪剧那种旺盛需求的大环境早在“文革”前已告结束,沪剧事业,至今未恢复元气。而我作为少年时代的沪剧“粉丝”,还在试图呼唤和振兴具有200年历史的本地沪剧,是否也是唐·吉诃德在大战风车?!

  我自己也在琢磨着、思考着。

  现成的例子就有高度市场经济化的日本的“声优”,至今受人尊崇并拥有极高的声望和地位。这里面应该有许多经验,可供我们挖掘、研究和借鉴。我朝思暮想,如果我们能把真正意义上的配音学校马上办起来就好了,而且这个以上译厂为主的学校应当和上戏联办。以这样的方式去发现和重建一支出色的得到社会认可的队伍,演员要极有魅力、极有特色,导演和翻译更要优秀,要懂戏。再加上发挥上海两个资深的权威——苏秀老师和曹雷老师的作用,一定会有希望的。我们不是追逐虚幻的希望,我们的希望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的,关键是要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配音作品。只是这个事情要有点紧迫感,否则将永远失去机遇,后悔也来不及了。

  振兴沪剧的那件事儿同样如此。关键在我们业内人士、尤其是领导者是否想明白了,是否下决心出人才、出好作品。我们有很好的例子可借鉴。沪剧界曾经有过一位才华出众、影响极大而在“文革”初即不幸英年早逝的沪剧表演艺术家袁滨忠老师,他就是一个极好的值得深入学习、探讨的榜样。了解了袁老师传奇、刻苦的艺术人生,你就会发现,他的事迹和经历真是很特别。现在哪一个年轻的沪剧从艺人员可拍着胸脯说,我已自成一派!可见,形成属于自己的流派难度之大,也可见袁老师艺术功力不凡,说他30岁不到就自成一派是沪剧界的一个奇迹也并不夸张。仅此一项就特别值得认真对待。而过去仅就粉碎“四人帮”之后的30年来说,我总觉得这方面是否有所忽略?是否连一个袁老师艺术人生的学术研讨会都不曾郑重地组织过呢?那么好好静下心来,学习和总结袁滨忠老师的经验,找一找我们和袁老师有多大的差距吧。如果,我们的年轻人都这样一步一步努力去做了,学习袁老师蔚成风气,树立起改革创新的雄心大志,那么,我相信,沪剧的兴旺前景也就一天一天离我们近了。

  我正在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些事令我感到激动、兴奋、充实,哪怕没有钱,也很快乐。同时,我庆幸自己对生活还未失去热情,还有梦想。而这样一个好心情,最有益于健康,不是吗?也许有些朋友会因此而又要笑我傻了,一定的。

  扪心自问:

  我是唐·吉诃德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