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居民投资港股“自由行”开闸 许超声 顾琰 |
|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宣布,已批准天津滨海新区开展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试点,居民个人可以自有外汇或人民币购汇直接对外证券投资。这是继放开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股市之后,中国内地拓宽外汇资金流出渠道的又一重要举措。 此前,境内居民不能直接投资境外股票,自有外汇资金只能投资于B股、QDII产品、商业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或者进行外汇及黄金买卖等。 A、试点新政 “一石多鸟”之举 我国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央行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上半年突破1.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已成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高额的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的象征之一。 但是,外汇储备增加的背后是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引来国际贸易纠纷不断。对中国逆差较大国家例如美国等,要求人民币升值、扭转贸易不平衡状况的声音非常激烈,人民币升值面临巨大压力。 同时,巨额的外汇储备迫使我国央行被动发行大量基础货币来对冲外汇,这又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引起资产价格甚至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不排除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 解决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居高不下问题,不能只依靠人民币升值一条路。人民币升值过快,对我国经济将造成较大影响。因而必须多策并举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其中鼓励企业、个人海外投资是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允许境内居民以自有外汇或人民币购汇直接投资海外证券市场,对于缓解外汇储备过多的压力有一定作用。 此前,国内居民不能直接投资境外股票,自有外汇资金只能投资于B股、QDII产品、银行外币理财产品,或者进行外汇及黄金买卖等。而许多大陆居民都热切希望投资于境外股市,特别是看到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包括垄断性企业在境外上市,并且市场表现相当好后,提出了内地优质企业为何要惠及海外的疑问,要求回归我国A股市场的呼声不断。 现在允许境内居民投资于海外市场,虽然仅仅是在天津滨海新区进行试点,但相信试点成功后,很快会推开,这对于境内居民来说,又增加了一条更为广阔的投资场所和渠道。一些希望投资境外股票特别是希望投资大陆在海外上市优质企业例如中石油、中国移动等的心愿可以满足了。 而这一举措和之前放开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境外证券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增加了境内居民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缓解流动性,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B、投资门槛 可能10万元“起板” 据了解,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目前尚是试点,试点投资对象是香港股市上市品种。根据有关规定,居民个人可以在试点地区通过相关渠道,以自由外汇或人民币购汇直接对外进行证券投资。在试点初期,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和香港中银国际证券办理相关业务,投资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 究竟何时能够开户“出海”、投资“门槛”有多高,成为目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中银国际董事总经理黄仲文表示,内地居民预计最快两周之后,也就是本月底内就可以申请开户。不过,内地投资者暂时不能直接认购在香港发行的新股,目前的试点计划只限以现金购买已上市的流通股票,且不设透支融资服务。而直接投资港股的“门槛”可能定在10万元人民币。 中银国际研究部副总裁白韧表示:“据了解,为了减少试点初期该行的业务压力,因此可能将入门级开户费用初步定在10万元。”据中行透露,被命名为“港股直通车”的该项业务税费标准已经确定:印花税1%。,佣金2.59%。,单向税费合计3.59%。。 那么,内地投资者如何开户呢?根据外管局的试点计划,内地居民须通过中国银行天津滨海区支行开设外汇户口,并在中银国际香港开立对应的投资户口,便可直接买卖港股。中国银行人士透露,该业务初步定名为“港股直通车”,个人凭身份证件在天津中行开立证券投资外汇账户,通过该账户办理投资资金的存管与清算,同时还须在中银国际开立证券代理账户,通过该账户办理证券买卖和托管。 那么,是否只有滨海新区的居民可以开户呢?外汇局相关人士介绍说,除中行天津分行外,中行其他境内分支机构与天津中行签订合作协议后,也可办理天津中行个人证券投资外汇账户开户及代收中银国际证券代理账户开户申请材料。也就是说,非滨海新区的居民可到所在地的中行分支机构申请开户。 C、香港股市 品种“别有洞天” 此时推出新政,是否是境内投资者投资H股的好时机呢?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目前H股的估值相对A股目前处于较低的位置,加上红筹股回归,因此现在投资H股的时机不错。而政府在现在推出这个政策,还是选择了一个不错的时间节点。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完全不同,个人如果想直接投资港股,有必要事先对“别有洞天”港股证券投资品种做足“功课”。 那么,香港股市投资品种又有哪些呢?港交所网站的资料显示,目前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证券品种除了内地投资人熟知的证券、权证、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债券之外,还有内地市场尚未推出的牛熊证、股票挂钩票据及单位信托/互惠基金。 目前港股市场共有1206家上市公司。从汇丰控股、渣打银行到中国移动、中国石油,香港市场早已不乏全球性行业巨头的身影。就内地公司而言,从石油三巨头到电信四大家,再到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也是一应俱全。另外,早在2000年,港交所为寻求国际化,引入了微软、思科、英特尔等7只纳斯达克公司赴港挂牌。不过,几年下来,“纳市七投”成交清淡。 再如牛熊证,这是港交所去年6月12日新引入的投资品种。具体来说,牛熊证是牛证(看好后市)和熊证(看淡后市)的合称,是一种反映相关资产表现的结构性产品。被视为权证衍生品的牛熊证,也是一种具有杠杆作用的投资产品,投资者只需投入相对少量的资金便可追踪相关资产价格的表现。投资者可以持有牛熊证至到期日也可以在到期日之前沽出。 牛熊证与权证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强制赎回机制。以与股份挂钩的牛熊证为例,若牛熊证在最后交易日完结前的任何交易日内,其相关资产的现货价触及或超越牛熊证的赎回价,发行商必须实时收回牛熊证。简单来说,强制赎回机制会在正股价等于赎回价、高于牛证的赎回价或低于熊证的赎回价时执行。 因此,要想投资香港股市,还真需要花点功夫。 D、老话再提 勿忘防范风险 据了解,目前A+H股的A股价格几乎全部高于H股。截至6月11日的资料显示,上海石化在A股市场上的价格为13.52元,而H股价格仅为5.17港元,A股价格是H股价格的几倍。正是这种巨大的利差刺激,导致不少投资者青睐H股投资。不过,要投资就会有风险,投资香港股市同样也不例外。虽然目前投资港股有着较大的盈利机会,但同样蕴藏着极大的风险。那么,投资香港股市的风险何在? 据介绍,投资香港股市的风险首先是资金成本风险。要想投资港股,内地投资者必须购买外汇,然后将美元或港元通过内地商业银行汇入相应券商在香港商业银行的账户。购汇结汇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还有一点,就是无论是通过券商还是中介机构进行港股交易,都必须支付手续费。当然,汇率波动也会带来巨大风险。 同时,目前市场上能为个人提供权威、全面的海外投资信息的机构有限。众所周知,投资信息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投资结果。而当前正宗机构大多还欠缺海外投资经验、分析能力和人才,还处在练手状态,QDII产品收益率较低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对于香港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实力不十分了解和熟悉,这也是可能发生风险的因素。 此外,还有投资操作风险。由于香港股市实行T+0交易、信用交易、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交易规则,无涨跌停板限制等,这对于习惯了A股交易制度的内地投资者而言,投资风险较大。而在大陆投资股市中听消息、跟风、盲从的做法,在“游戏规则”比较完善的香港市场也行不通。 其实,建行“海盈一号”近来跌破净值,已让不少投资者看到了境外投资的风险。市场人士提醒投资者,“投资境外是多了一个理财的渠道,但境内和境外股市的差异也给投资者增加了操盘难度。如果单纯地看到H股的差价就去买,并非明智之举。毕竟香港股市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市场,它所受到的国际经济因素影响非常大,巨量的国际资金可以随时进出,引起市场波动,从而加剧风险。 ◆ 本报记者 许超声 实习生 顾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