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华贵的金属珐琅器 李永兴 |
|
9月12日至12月10日,故宫博物院和上海豫园管理处将在豫园听涛阁联合举办“紫禁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清宫赏玩展”,展出清宫主要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余件佳作,涵盖了玉器、珐琅器、陶瓷器、漆器、玻璃器、牙角竹木器、金银器等多种材质门类。宫廷赏玩器物主要用于满足帝王及其后妃怡情养性、文化娱乐、丰富生活的需求,它最能体现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精致。这些作品,材质优良,造型别致,工艺精湛,装饰内容丰富多采,堪称绝世珍品。即日起,我们向读者介绍展品中的一些代表器物。 珐琅,又称“佛朗”、“佛菻”,亦作“琺瑯”,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等,它与玻璃(料器)、琉璃、陶瓷釉等同属于硅酸盐类的物质。金属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工艺和珐琅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工艺制品,它是用贵金属(主要是铜,间或有金、银)为胎,表面填施珐琅,然后入窑经过800℃左右的温度数次焙烧而成。具体有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不同的工艺品种。 掐丝珐琅器,是金属珐琅器中一个重要的工艺品种,公元十三世纪末传入我国,历经元明清三代,逐渐形成了广为世人所熟知,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一种工艺品——“景泰蓝”。掐丝珐琅器的具体制作方法是,按照图案设计要求,用铜丝掐成花纹轮廓线焊着在已经成型的金属胎表面,组成花纹,然后在花纹内填施珐琅,入窑焙烧,如此重复几次,再经打磨、镀金,始为成品。 乾隆款掐丝珐琅双耳扁壶,造型系仿自商周青铜器。圆口,扁圆腹,长方足,肩部左右各有一镀金螭耳。通体蓝色珐琅为地,壶腹两面以镀金錾花界成长方格,内饰菊花纹,底阳文“乾隆年制”楷书款。 作品形制规整,装饰精美,珐琅质地纯正,色彩靓丽,镀金光亮,充分体现出乾隆(1736-1795年)朝“厚重坚实,金光灿烂”掐丝珐琅器的工艺特点。 明日刊登《流光溢彩玻璃器》,敬请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