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感于今天的地铁

吴万里


  家住上海的东北角,好久没乘地铁了,最近到闵行区办点事,须自北而南穿过上海,首选的交通工具非地铁莫属。这一去一回,三号线乘过了,一号、四号、五号线也都换乘过了,没得说,乘地铁就是爽快、便捷,感觉好极了。我们上海有些方面,包括这轨道交通的硬件,确实不比外国差。特别是据这两天报载,到二O一O年上海轨道交通可抵达浦东机场与虹桥机场,很令人振奋。

  但是,从软件上说,我们的地铁确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就以这次我乘地铁出行来说,我先上的是三号线,过了上海火车站后,车厢里就出现了几幕奇异的景象,起先是两个小伙子,一前一后飞快地向坐在座椅上的旅客膝上发放广告硬片,不管你要不要,塞给你没商量,结果十有八九的纸片滑落于车厢地面,可谓狼藉一地。过了没几分钟,一个穿着脏兮兮的妇女带着孩子走来向各人乞讨,对打扮比较上档次的人显得特别殷勤。又过了几站,一个七岁左右的孩子来到每个旅客面前,先是跪下磕头,然后一一向人伸手……好在我坐的这节车厢没有外国人,否则影响真是不好。

  每过一站,我都看到地铁工作人员,他们多数是站桩式或游动式地服务于地铁站,对进出车厢的推销商品者,或像今天这样的几拨乞讨者,难道就不该管一下吗?在目前地铁车厢还比较拥挤(特别上下之时)的情况下,让他们这么一来,不仅是不雅观,而且给乘客增加了不少麻烦。

  由此可见,在上海这么好的环境里,毕竟还是有美中不足之处,往往会在软件、软环境里出现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