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在大连 余音 王晓槐 |
|
叶利钦卸任后,包括日本等国都盛邀他去访问、度假,他为何首选中国?为何卸任后唯一一次到中国度假就选在大连?为何破天荒地在大连住了十二天?今年4月23日,在叶利钦逝世之后,曾经在大连负责接待叶利钦一行的政府外事官员、宾馆服务员、警卫人员等,打破沉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并非专程来看中医 叶利钦在任期间,曾四次访华,多次与江泽民主席会晤,两位元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叶利钦卸任后,接到江主席的邀请,遂决定将首次出国度假的地点选在中国,选在大连。这是因为,大连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度假名城,江主席曾在棒棰岛国宾馆休过假,对这里印象深刻,流连忘返;而且,大连与俄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交往,“尖状”、“塔状”的俄式建筑星罗棋布,俄罗斯风情一条街、高尔基路、苏军烈士陵园等风景名胜,也能让叶利钦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001年5月28日,江主席在北京亲切会见了叶利钦。次日,叶利钦的专机即从北京起飞,按计划降落在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 有的媒体报道:“受江泽民主席之邀,叶利钦前往中国大连接受中医治疗。”实际上,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原来,叶利钦在大连期间,一天晚上,中方安排了大连中医院首席主任医师白长川等两名中医给其诊断,白长川检查后认为:叶利钦刚做完手术,身体状态不错,处于恢复阶段,需要做进一步的调养。于是,白长川就给他开了两剂强心、补肾的药方,并嘱咐他不要饮酒、注意休息,并适当做一些体育锻炼。事后,中方考虑到多种因素,并未给叶利钦抓药吃。虽然没吃中药,但中医养生方法却让叶利钦受益匪浅。 满城尽找“大拖鞋” 叶利钦一行四十一人,总统一家下榻在大连棒棰岛国宾馆五号楼,陪同人员住在旁边的四号楼。 棒棰岛国宾馆因海中小岛而得名。国宾馆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古木参天,景色绮丽,有亚洲最大的园林式别墅的美誉,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中,五号楼是毛泽东的别墅,建成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华国锋、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在这里下榻过,还接待了许多外国政要。可惜毛泽东从未来过大连,也就没住过五号楼。五号楼内装饰豪华。虽然小楼只有两层,却高大敞亮。楼内装有电梯,还有专用游泳池。据悉,五号楼一天租金约一万美元,平时并不对外开放。 叶利钦身材高大,酷爱洁净。为了完成好接待任务,棒棰岛国宾馆根据叶利钦的生活习惯,事先添置了许多新物品。在购买拖鞋时,采购部工作人员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叶利钦需要的是四十五码大拖鞋,可是,跑了周边好几家大超市,都没买到。后来,采购员就逐个商场打电话,几乎把大连的商场“一网打尽”,才买到了合适的“叶利钦大拖鞋”。为了满足他的洁癖,总统套间里比往常还多加了一床褥子、一套浴巾和毛巾等。 与海斗,其乐无穷 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随行人员对于叶利钦的生活、工作安排得既丰富多彩又松紧有度。在十二天时间内,主要是疗养,其次是穿插着进行了一些活动,如参观游览海之韵广场、星海国际会展中心、女骑警训练基地…… 叶利钦到达大连后,说得最多的一句中国话就是:“你好!”每天,不管是见到中方陪同人员、宾馆服务员,还是偶然遇见的中国老百姓,他都会亲切地打声招呼:“你好!” 叶利钦最喜欢的是海上活动,一坐进摩托艇,就像孩子似的赖着不下,非要跑几圈才算过瘾。每天,他都要乘坐摩托艇顶风破浪到大海深处兜风。可是,他的心脏不太好。保健医生和警卫员只得与其“谈判”达成“双规协议”:每天在风浪不大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规定次数内,可以乘坐摩托艇出海兜风。 叶利钦喜欢的另外一项海上活动项目是钓鱼。每天他都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垂钓,有时候钓得多,有时候钓得少。一天下午,为了满足叶利钦的钓鱼爱好,中方特意安排了一条“大连号”豪华游艇,开进距棒棰岛五百米左右的海面上抛锚,并由大连市钓鱼协会副会长张甲中陪钓。刚开始,叶利钦坐在船尾的椅子上,兴致勃勃地垂钓。可是,半个小时过去了,只见鱼咬钩,不见鱼上来。而张甲中却钓上来了好几条。叶利钦有点不服气,嘟囔着:你们是用蚯蚓,而我们则习惯用鲜虾做诱饵。工作人员闻讯,立即打手机,让人送来新鲜的大青虾。换上鱼饵后,时间一分分流逝,仍不见钓上鱼来。已超过预定时间好几十分钟了,部下硬着头皮去提醒。叶利钦叹了口气, 似乎觉得坚持下去也是劳而无功,就站起身来,带着遗憾的心情慢慢地收线。正在这时,夫人奈娜的钓竿一阵剧烈抖动,提起渔线,一条一斤多重的黄鱼钓了上来。叶利钦高兴得喜笑颜开,连忙搂着夫人和“战利品”一起,示意摄影师为其留下美好的瞬间。这一瞬间也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 “贵人手软” 5月31日,叶利钦驱车专程来到旅顺口区的苏军烈士陵园祭奠先烈。陵园内共有墓碑一千三百二十三座,埋葬着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的苏联红军、参加抗美援朝的苏军飞行员和苏军驻扎旅大十年期间牺牲的官兵、家属二千零三十人。叶利钦向苏军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随后,又缓步走进苏军烈士陵园,凭吊了苏军先烈们……临别前夕,叶利钦在留言簿上题词:“感谢旅顺人民对苏军烈士陵园的保护。” 6月6日,在五号楼贵宾室里,中方陪同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亲手将江主席的礼物——叶利钦发绣像,赠送给叶利钦。这幅发绣像高五十厘米、宽四十厘米,是外交部委托发绣大师、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魏敬先赶制的。发绣像上,叶利钦的肖像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叶利钦接过这一特殊的礼物,既感到意外,又感到高兴,连声说:“奥钦哈拉绍!奥钦哈拉绍!(很好!很好!)”向江主席和中国政府表示感谢。 俄罗斯风情一条街是大连著名的旅游、购物景点,两边都是俄罗斯特色的建筑,商场里摆满了俄国特产,中外游客络绎不绝。6月7日17时许,俄罗斯风情街迎来了尊贵的客人叶利钦。虽然没有发布任何消息,但叶利钦走下专车以后,市民们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并热情地围拢过来。与市民们相见,叶利钦非常开心,不时地挥手说:“你好!”一位俄罗斯少女有备而来,拿出一本上市不久的中文版《午夜日记——叶利钦自传》,请他签名。叶利钦很高兴地提笔写道:“好好与这里的人民交流,学好汉语,为中俄友谊做贡献。”当时,笔者(余音)正站在附近的一个路灯台基上“抢镜头”。等他签完字,正巧笔者跳下了台基。岂料,叶利钦穿过人群,径直朝笔者走来,并伸出了手掌。笔者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欢迎你,总统先生。”他微笑着,说:“你好!”然后向俄罗斯风情街里面走去。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双软绵绵而富有弹性的大手。因为,中国有句老古话:“贵人手软。” 6月9日下午,叶利钦回国前夕,特意与中方接待人员合影留念,并发表了即兴演讲。他说:“亲爱的同志们,在我即将离开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的时候,我和夫人非常高兴地在这里与大家见面。十多天来,你们热情、认真和十分周到的服务让我终身难忘。这次在大连我度过了一段非常难忘的时光。俄罗斯人民和中国人民有着十分友好的光荣传统,愿俄中友谊万古长青!”分别时他还与在场的中方人员一一握手。回国以后人们都感到他容光焕发,似乎返老还童了。叶利钦也很欣慰,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中国大连疗养归来,我就仿佛换了一个人,“是中国的山水、空气使我重新年轻”。从此,名人效应开始显现山来,俄国人对大连更产生了一种好感,到大连旅游、求医、留学的俄罗斯人成群结队,比以前有了明显增加。 摘自《名人传记》2007年第8期 |